不满的声音当然是是有的,比如保守派中的代表王德光,听到这道旨意,当即与周围的官员窃窃私语道:“牝鸡司晨已是乱象,如今经要让天下的母鸡都去打鸣儿,难道是让公鸡回家孵蛋么?”
他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被站在旁边的马丽苏听到,马丽苏冲他高声道:“我当日一个人冲进千军万马,救回了我男人,我在西北守了十年,然后灭了西南阿瑜陀耶,清剿了东边的倭寇,你呢?除了在这里唧唧歪歪还会干嘛?你有种去灭几个倭寇给大家瞧瞧!没本事,就该你回家孵蛋去!”
马丽苏的话像是一声宣言,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强音的女权宣言,这个出身卑微,一辈子奋勇向前,最终位极人臣的女性,以她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真谛:出身不是问题,性别不是问题,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可以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可以改变自己的阶层,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的观念。
当然,玛丽苏的这段话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上层社会的太多称赞,反倒成了某些男人们判定她粗俗缺乏教养的又一明证,当然这对于玛丽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譬如被他讽刺的脸红脖子粗的王德光气急败坏地说了她一声粗俗无礼之后,被玛丽苏一把拽起来扔到了大殿的房梁上,然后轻轻拍拍手:“一个读书人,偏要武将跟他比文雅,果然是只能回家孵蛋的怂货!”
王德光作为一个自诩为翩翩君子的文官,被马丽苏这通羞辱之后立刻告了病,他满心期待皇帝能够安抚他一下,但皇帝除了以御前失仪为理由发了马丽苏半年俸禄之后,便再没有其他表现,王德光在家里躺了三天,被贺秋容的一句若是身体实在不好就安心静养,朕会找人替代你的工作的口信吓得立刻跑回去上班了,这件事儿便算揭过了。
天正四年,开封作为试点,第一次允许女性参加科举,当然,因为制度刚刚开始实行,所以女性能够参与的只是秀才以及其他一些杂科的初级考试,这一年,共有三百余名女性参加了不同类别的科举考试,共有八十三名通过考试,其中二十五名考中秀才,另外五十八名则分布在明算,明法等杂科中。这个成绩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参加考试的女性,其通过率竟然高于男性!这让之前不少坚持女子无才的论调的官员大为失望,当然,这么高的通过率,也与这是第一次女性科举,参加者几乎囊获了全开封最有才华的一批女性的缘故,在后来的几届考试中,女性的表现就逐渐趋于平常了,当然依然高于男性的通过率。
但高于男性的通过率并不会让女性们立刻在科举上压倒男性,实际上,直到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的三十年后,女性参加科举的初始人数也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六,当然,在录取人数上,由于更高的通过率,让这时期的基础科举通过人数中女性占到了百分之三十,更高级别的考试,女性的参加人数进一步缩减:能够供一个男人读书到三十岁的家庭要比肯供一个女性到三十岁的家庭要多十倍甚至更多,这造成了女性在深造上的后继无力……
即便如此,女性的地位还是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许多收到良好教育的女性,科举为她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即便大部分通过初级考试的女性都无法更进一步,但是,身为秀才的女性得到了“为吏”的资格,而考中举人的女性跟男性一样,只要有人保举就也有机会充当九品八品甚至七品的官员。
由于大部分通过基础科举考试的男性都会选择更进一步,而不是做前途渺茫的小官甚至没有品级“吏”,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中的女性比例越来越高,且素质比普通男性工作人员更高:毕竟,读书人为吏,对男性来说是怀才不遇,对女性来说则是来之不易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允许女性科举的四十多年后,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女探花,又过了二十四年,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出炉,那一年,二百六十名进士及同进士中,女性破天荒地达到了五十名,也就是在这一年,二十四年前的女探花陈鸿登上了首辅的位置。此时,大宁已经经历了三个女皇,而这时候的储君是一位太子,而不是皇太女。根据贺秋容所说:自朕起,东宫立长,勿论男女。但这个时候,下一个皇帝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作为从外祖母,母亲手中接过皇位的男性帝王,是不会去反对自己皇位来源的规则的,而大宁王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广义上的血统延续而不是单纯父系血统延续的王朝。
当然,此时的贺秋容,并没有想那么多,她如今已经登基十年了,年过六旬的她满头白发,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却十分精神。贺秋容站在城墙上,被尉迟明珠跟贺真真左右搀扶着,她望向开封城内,然后,又转过身,望向城墙外的万里河山,夕阳西下,城外的运河与丘陵被一片金红色的光芒笼罩着,她微微一笑,轻声道:“真真,你要明白,这是我的天下,也将是你的天下,更是天下人的天下——”
“是男人的天下,也是女人的天下。”
“我努力了一生,才让这个天下变成现在的样子,我把它交给你,你要做一个好皇帝。”
贺真真轻轻点头:“我会的。”
《end》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