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姜家村方向过来,入城前得先过河。
汇江河上有座石拱桥,能赶车上下,过了河再走几十米,还有一道护城河。
护城河上没石桥,搭着浮桥,驴车上去浮桥一晃一晃的。
浮桥两岸都有士兵,要是谁在桥上故意晃着玩儿,会挨瞪,再晃,士兵就该过来了。
走在他们前面一家人领着俩孩子,一个一两岁还抱着,一个大点儿,四五岁,跑着跑着害怕了,出城的骡车经过他,骡子正好踩在他附近的木板上,挺宽的木板顿时跷跷板似的,那边沉下去,这边翘起来,翘起的木板通过绳子又带着附近几块木板往上翘,桥也跟着晃,那孩子哇一声吓哭了。
他爹赶紧把他抱起来,哄着没事。
也有胆子大的,非往桥边缘走。
他们这浮桥可没栏杆,连个把手都没有。
孩子站在边边上往下看,挺乐呵喊:“有鱼!”
他奶奶过去一把将他拉回来,朝屁股上啪一巴掌,“掉下去淹死你个不听话的小兔崽子!”
前面堵了个拉货的车队,沈青越一点儿都不着急,坐在车上看得津津有味,都想画下来了。
好一会儿,前面的车终于动了。
轮到他们进城,还得交入城费三文钱。
姜竹说他们是进城走亲戚的,不是卖货,但他大半车的菜,还绑着一笼兔子一笼野鸡,人家不信。
交完钱,过了第一道城门进瓮城,经过瓮城进第二道城门才是真正进了县城。
在排队入第二道城门前,沈青越看见一群破衣烂衫的人坐在瓮城墙角下的阴影里,有人垂着头,有人仰头看着高墙外的天空呆,也有人目光呆滞地望着来来回回的过路人,只有几个小孩儿还有点儿灵活劲儿,蹲在地上捡石子玩儿。
沈青越:“他们是……难民吗?”
“……嗯。”
沈青越一时有些说不出话。
大概是习惯了,士兵、路人几乎都对他们视而不见,瞧见了的也扭开脸,有不忍心的老太太“哎呦”一声,嘟嘟囔囔念叨什么。
入城前,有个在他们后面进城的老太太挎着篮子过去给了那几个小孩儿一张饼,给他们掰开分了。
她一掏出饼,难民马上有人看过来,城门附近的兵瞬间也扫视过来,沈青越余光瞧见头顶上什么光闪了一下,一抬头,瞧见上面巡逻的兵弓箭都搭上了,对的正是难民的方向。
那老太太浑然不觉,给孩子们分完饼,念叨了一声“阿弥陀佛”一脸不忍地往城里去。
人走了,小孩儿们也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不甘心的眼神重新垂落下去。
士兵收了弓箭,继续巡逻。
沈青越听见有人小声道“吓死人了。”“先前不是在外头吗?”“可不是,还给搭了几间茅草屋,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有人在外头抢东西,这才叫他们到瓮城里来了。”“这世道。”“咱们这儿不错了,每日分些粥,听说别处连水都不管呢。”“可怜见的……”
姜竹和沈青越都往难民那边看了一会儿,轮到他们赶着车进去了。
“等出来也买点儿饼子什么给他们吧。”
“嗯。”
第44章走亲戚(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