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战事趋于平静,郢都确实热闹了起来。
原因倒也简单,楚国重臣,准确来说,是一字号大臣昭阳回来了。
对此熊槐是极其重视,想要在西门率百官迎接。夺取武关对于楚国来说,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胜利!
“大王,不可去西门迎接!”得知消息的上官大夫却是心急如焚的第一时间就进宫劝谏熊槐不要率百官在西门迎接。
熊槐很是疑惑,更是有着生气,他认为上官大夫此举是嫉妒自己对昭阳的宠爱:“令尹攻取武关,如此功劳,让秦楚攻守异形,寡人还迎接不得了?”
越说越气,熊槐最后更是气气愤道:“寡人处处容忍你,没想到你嫉妒之心如此之重!”
“大王误会臣了!”上官大夫见熊槐生气,急忙叩首道,“当日上柱国得胜回郢,大王可曾率百官迎接之?”
一句话让熊槐熄了火。
见熊槐没有说话,上官大夫又道:“上柱国汶河斩杀数万精锐,大王都未曾率百官迎接之,况且上柱国身份也不是楚国世臣,大王若是率百官迎接令尹。只怕会令上柱国和令尹不和!还有,”
说着,上官大夫抬头盯着熊槐:“会绝令尹于百官之中,成为孤臣!”
上官大夫说的很有道理,特别是后面那句,昭阳已经是令尹,爵位也是执圭,若是熊槐此时在展现出对昭阳极大的宠信,恐怕就不止是田忌对昭阳嫉妒了。虽然田忌不大可能会嫉妒昭阳。况且,昭阳已经是劳苦功高,若是再展现出极大的宠信,只怕就成了别人嘴里的功高盖主。
“寡人还是冲动了。”熊槐这时候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确实,自己的性格太冲动了,必须要改,心里暗自下定决心。
“大王英明!”知道熊槐回心转意后,上官大夫便松了口气。
当然,上官大夫这样精明的人不只是为熊槐着想,要是单纯的为熊槐着想,那太阳打西边出来咯!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打探到其他大臣都在收拾准备跟随熊槐去迎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昭睢也没有去宫里面!!那自己此时去进言,不就是挽救了一个危机?
();() 再者,昭阳是重臣,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来劝谏避免了昭阳成为了孤臣,卖了份人情给昭阳,那昭阳日后肯定要帮衬一下自己。
君主被自己说服,令尹又欠自己一个人情,嗯~以后官路,说不定会更顺!
想到这,上官大夫露出一丝奸诈的笑容。
“傻笑什么,”看到上官大夫在那笑,熊槐也被逗笑。
“臣为大王喜!”
“别油嘴滑舌,”熊槐整理了一下衣襟,“这次你也算是大功一件,有什么想要的说吧。”
“臣想谋份差遣!”上官大夫重重叩首。作为大夫的他其实很少有事情做,大部分时间都在给熊槐出谋划策,虽然跟熊槐走的近,但是明面上他一点事情没干,大部分朝臣都以为他是个无所事事的闲官,在朝中就是个孤臣,除了黄君没啥人理他,若是有了事情干,那么他也能够名正言顺的做些事情。但是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让他上位,新建的巡抚司他都没捞个官,当然,要是有位置他也不回去。
他深知,这种熊槐让他提要求的机会少得可怜,所以他就主动提出了这个事情。
“你想要什么差遣?”一时间熊槐也没有想好什么事情适合上官大夫这厮干。
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依照上官大夫的能力,那分分钟就能拉起一堆亲信来,从他的性格来看他也不是什么好鸟,搞不好到时候就会党同伐异,搞得朝廷乌烟瘴气。这不是熊槐想要的。
但是放在无足轻重的地方,上官大夫这般好强的人,熊槐又担心伤了上官大夫的心。
忽然,熊槐眼前一亮,这样聪明的人,放在朝内搞政斗岂不是浪费了?何不让他把他的聪明劲用到别的地方?
当然,还是看上官大夫的想法。熊槐静静的看着上官大夫。
上官大夫思考了一阵,虽然很想表明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害怕熊槐会嫌他吃相太难看,便又将皮球踢了回去:“全凭大王做主,大王让臣干嘛,臣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寡人有意组建一支间,不如你来担任统领,依据你的能力,寡人相信你不会给寡人办砸的。”
();() 间,就是间谍。楚国现在对内是皇城司,那么间谍,熊槐就准备用在六国。
每个时代,情报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无论是朝廷庙算还是阵前军谋,拥有情报优势的一方永远会占据着主动权。
间谍这种见不得光的东西自然不能被史书这种正大光明的书籍记载,所以历史上很少有关于间谍的记载。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古代不重视对于间谍的使用。
单说有名的几个间谍,近点的就有苏秦,怂恿齐闵王攻宋,最后让齐闵王身死国亡,若不是田单力挽狂澜,只怕齐国真就会被六国划分。
远点的,最有名的就是秦桧,在岳飞北伐大胜,曙光将现之时,他为了讨好金国,害死岳飞。所以现在秦桧还跪在岳飞墓前,百世千世都抬不起头来。
在作战当中,拥有情报优势,那么就会永远占据主动权,永远先敌一步。所以,间谍组织的建立,对于熊槐未来要进行的统一战争来说,是极为关键且是必不可缺的。
上官大夫明白这个道理,同时他也明白,熊槐这是想让自己把精力从朝堂斗争中抽出来,用在对别的国家的身上。虽然这个职位差不多跟公子甲昭睢并立,等于说是熊槐亲信,但是这也意味着他跟他穷极一生的目标,也就是嘛令尹之位越来越远!
历史上可真没有间谍头子能当宰相的。
不过,好歹也是个重要职位,是熊槐的亲信。若是办的好,搞不好熊槐就把他又调入朝廷呢?
总之,先应了再说,至少在地位上同昭睢那小子一样。
“臣必肝脑涂地!”
“间太难听,就叫绣衣校事吧。”熊槐看向上官大夫,“建立绣衣校事需要什么,寡人必定不会吝啬。好好干!”
“臣必不负大王信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