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中国古代香艳丛书pdf > 第24章 塞外递情书戏调荡后狱中忆旧事求救良朋(第1页)

第24章 塞外递情书戏调荡后狱中忆旧事求救良朋(第1页)

却说曹参治齐九年,已有经验。再加那位盖公,也同入都,见了萧何的治国章程,极为贤美,每谓曹参道“萧相国当时一入秦宫,百物不取,惟将人口户籍、钱粮国税等等簿据,尽携而归,后来悉心斟酌,应增应删,成为治国的良规。相国照旧行事,必无贻误也。”曹参本是奉盖公如神明的,自然赞同。

谁知那班朝臣,反而怪他因循苟且,似乎偷懒,再加他纵令家臣人等饮酒取乐,很失大臣体统。于是就有人将曹参所行所为,密奏惠帝。惠帝本因母后专政,自己年幼,未便干涉,每每借酒消遣。及闻曹参也去学他,疑心曹参倚老卖老,或者瞧自己不起,故作此态。

正在怀疑莫释的时候,适值曹参之子曹,现任中大夫之职,因事进见。惠帝与他谈完正事,再语他道“汝回家时候,可为朕私问汝父,你说先帝升遐,嗣帝年幼,国事全仗相国维持;今父亲但知饮酒,无所事事,如何能够治国平天下呢这般说法,看他如何回答,即来告朕。”曹应声欲出,惠帝又叮嘱道“汝回家切不可说出是朕之意,要作为是汝的意思,方才能够探出真相。”

曹听毕回家,即以惠帝所教,作为己意,进问乃父其言甫毕,曹参就大怒道“汝懂甚么,敢来多说”说着,不问情由,竟把曹责了二百下手心。曹被责,真弄得莫名其妙,但又不敢再问理由。正在迟疑之际,又被乃父叱令入侍,不准再归。曹只得入宫,一句不瞒地告知惠帝。

惠帝听毕,更比曹还要莫名其妙。翌日视朝,乃令曹参近前语之道“君何故责打你的儿子所询之语,实出朕意,使来谏君。”曹参闻言,慌忙免冠伏地,叩请罪。惠帝见其无语,复叫道“君果有言,但讲不妨,朕不怪君就是。”曹参听了,方始反问惠帝道“陛下自思圣明英武,能及先帝否”惠帝被问,愕然稍顷,便红了脸答道

“朕年未成冠,且无阅历,如何及得先帝”曹参又问道“陛下视臣及得萧前相否”惠帝复答道“朕看来似乎也不能及。”曹参道“诚如圣论伏思先帝以布衣起家,南征北讨,方有天下。若非大智慧、大勇毅,焉能至此。萧前相明订法令,备具规模,行之已久,万民称颂。今陛下承先人之荫,垂拱在朝,用臣为相,只要能够奉公守法,遵照旧章,便是能继旧业,已属幸事,尚欲胜于前人么若思自作聪明,推翻成法,必致上下紊乱,恐欲再求今日的安逸,已无可得矣。”惠帝听了,恍然大悟,急挥手令退道“朕知之矣,相国可照旧行事,朕当申诉进谗之人便了。”曹参退后,惠帝与曹参问答之语,朝臣均已目膥耳闻,从此敬服曹参,再不敢进谗,或是腹诽了。

一日,曹参上了一道表章,大意是内乱易平,外侮难御,臣现拟注意等边,惟人才难求等语。惠帝批令照办去后。谁知曹参果有先见,不到数月,匈奴国冒顿单于,竟有侮辱吕太后的书函到来。原来冒顿自与汉朝和亲以后,按兵不动,忽已数年。及闻高帝驾崩之耗,即派人入边密探。据探回报,始知新帝年稚,且来得仁柔寡断;吕太后荒淫无度,擅杀妃嫔,因此藐视汉室。一天,他便亲笔乱写几句戏语,封缄之后,外拟汉太后吕雉亲阅字样,专差一位番使,来至长安,公然递入。

那时惠帝已在纵情酒色,虽未立有后妃,只与漂亮内监,标致宫人,陶情作乐。所有国家大故,统归太后主持,寻常事务,亦交丞相办理,乐得快活。

这天惠帝忽见送进一封匈奴国冒顿单于致太后的书信,且须太后亲阅,心里闷极,便悄悄地偷展一看。不看则已,那一看之后,便把他气得三尸暴躁,七孔生烟,也不顾擅拆之嫌,拿了那书,一脚奔至太后寝宫。及至走到,只见房门紧闭,帘幕低垂,门外几个宫奴,倚在栏干之上,垂头睡熟。惠帝那时的耳中,早已隐约听得太后房内,似有男女嬉笑之声。他急转至窗下,口吐涎沫沁湿一个小小的纸洞,把眼睛凑在洞边,朝内一望,一见内中的形状,更是气上加气。只因儿子不能擅捉母后之奸,却也弄了一个小小蹊跷,将手中所执的那一封书信,从窗洞里塞了进去。岂知房内的太后正在有所事事,一时没有瞧见。惠帝又低声呼道“母后快收此书,臣儿不进来了。”

说完这话,飞奔回宫。

等得吕太后听见他儿子的声音,急来开门,已经不见他亲儿子的影踪。当下先将那班偷睡的宫奴,一个个地活活处死,方才怒气稍平。正要再去呼唤惠帝,却见审食其拿了一封书信,面现慌张之色地呈与他道“这封书信,就是方才嗣皇帝从窗子外面塞进来的,你我之事,被他看见,如何是好”吕太后听了,恨得把心一横道“这有什么要紧他究是我肚皮里养出来的,你若害怕,你就马上出宫去,从此不准见我”审食其一见太后怒,又吓得连连告饶道“太后何必这般动气,我也无非顾全你我的面子起见。你既怪我胆小,我从此决不再放一屁,好不好呢”吕太后又盯了食其几眼,方始去看那信。正想去拆,见已拆过,心知必是惠帝所拆,也不查究。及看那信上的言语,也曾气得粉面绯红,柳眉直竖地将信摔在地上,食其忙去拾起一看,只见信中写的是孤愤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愤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食其看完,不禁也气得大骂“番奴无礼,竟敢戏侮天朝太后”说完,又问吕太后道“这事怎样处治臣已气愤得心痛难熬了”

吕太后此时正在火星进顶,也不答话,想了一会,急出视朝,召集文武大臣,将书中大略告知众人。话犹未毕,两颊早已满挂盈盈的珠泪起来。当下就有一员武将,闪出班来,声如洪钟地奏道“斩来使臣愿提兵十万,往征小丑。”这位武将话尚未完,众将都也一齐应声道“若不征讨这个无礼番奴,天朝的颜面何存臣等情愿随征。”吕太后抬头一看,起先言的乃是舞阳侯樊哙,其余的人众口杂,也分不清楚何人。

正想准奏,尚未开言,又听得有人朗声道“樊哙大言不惭,应该斩”吕太后急视其人,却是中郎将季布。

季布不待太后问他,已向太后奏道“从前高皇帝北征,率兵多至三四十万之众,以高皇帝之英勇,尚且被围七日;樊哙那时本为军中大将,不能打败番奴,致使高皇帝坐困,弄得竟起歌谣;臣还记得歌谣之语是平城之中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够弩。目下歌谣未绝,兵伤未瘳,樊哙又欲去开边衅,且云十万人足矣,这明明是在欺太后女流之辈了。况且夷狄之邦,等于禽兽,禽鸣兽嗷,何必理它以臣愚见,断难轻讨。”吕太后被季布这样一说,反把怒容易了惧色,连那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樊哙,也被季布驳得默默无言,弄得没有收场。幸有陈平知机,出来解他急难,向吕太后奏道“季将军之言,固属能知大势;樊侯之忠,更是可嘉。愚臣之见,不妨先礼后兵,可先复他一书,教训一场。若能知罪,也可省此粮饷。否则再动天兵征讨,并不为晚。”

陈平真是可人,这一番说话,只说得季布满心快活,樊哙感激非常,连那吕太后也连连点头赞许。当下便召入大谒者张释,命他作书答报。又是陈平来出主意道“既然先礼后兵,书中词意,不妨从谦。最好索性赠些车马之物给他,以示圣德及远之意。”张释本来正在难于落笔之际,及听陈平之言,有了主意,自然一挥而就,呈与太后。太后接来一看,是

单于不忘敞邑,赐之以书。敞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敞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6吕太后看毕,稍觉自贬身份,然亦无法,乃付来使而去。

冒顿单于见了回书,词意卑逊,已经心喜。又见车乘华美,名马难得,反觉得前书过于唐突,内不自安,便又遣人入谢,略言僻居塞外,未闻中国礼义,还乞陛下赦宥等语。此外又献野马数匹,另乞和亲。吕太后大喜,乃厚赏陈平、张释二人,并将宗室中的女子,充作公主,出嫁匈奴,冒顿见了,方才罢休。

不过堂堂天朝,位至国母,竟被外夷如此侮辱,还要卑词厚礼,奉献公主进贡,公主虽是假充,在冒顿方面,总认为真。幸而那时只有一个冒顿,倘使别处外夷,也来效尤,要求和亲,汉朝宫里哪有许多公主,真的要将太后凑数了。这个侮辱,自然是吕太后自己寻出来的。若因这场糟蹋之后,从此力改前非,免得那位大汉头代祖宗,在阴间里做死乌龟,未始不美。岂知这位吕太后外因强夷,既已和亲,边患可以暂且平静,内因他的秘事,又被儿子知道,背后并无一言。吕太后便认作大难已过,乐得风流自在,好免孤衾独宿之愁,于是索性不避亲子,放胆胡为。

有一天,因为一桩小事,重责了一个名叫胭脂的宫娥。不料那个胭脂,生得如花之貌,复有咏絮之才,早与惠帝有过尾。胭脂既被责打,便私下去哭诉惠帝。惠帝听毕,一面安慰胭脂一番,一面忽然想出一计,自言自语地道“太后是朕亲生之母,自然不好将他怎样;审食其这个恶贼,朕办了他,毫无妨碍。但是事前须要瞒过母后,等得事后,人已正法。太后也只得罢了”惠帝想出这个主意,便趁审食其出宫回去的时候,命人把他执住,付诸狱中。又因不能明正其罪,却想罗织几件别样罪名,加他身上,始好送他性命。无如惠帝究属长厚,想了多时,似乎除了污乱宫帏的事情以外,竟无其他之罪可加,只得把他暂时监禁,慢慢儿再寻机会。这也是审食其的狗运,遇见这位仁厚主子,又被他多活几时,或者竟是他与吕太后的孽缘未满,也未可知。

审食其既入狱中,明知是惠帝寻衅,解铃系铃,惟有他的那位情人设法援救。候了数日,未见动静,他自然在狱中大怪吕太后无情。其实吕太后并非无情,可怜他自从审食其入狱之后,每夜孤眠独宿的时候,不知淌了多少伤心之泪。只因一张老脸,在他亲子面前,难以启齿,但望朝中诸臣,曲体他的芳心,代向惠帝求情。谁知朝中诸臣,谁不深恨食其,作此犯上之事,不来下井投石,已是看在太后那张娇脸份上。若来救他,既怕公理难容,且要得罪惠帝,所以对于食其入狱一事,大家装做不知不闻,听他自生自灭罢了。食其又在狱中等了几时,自知太后那面,已是绝望,还是自己赶紧设法,姑作死里逃生之望。后来好容易被他想出一个人来。

此人是谁乃是平原君朱建。朱建曾为淮南王英布的门客,当时英布谋反,他曾力谏数次。英布非但不从,且将他降罪,械系狱中。及至英布被诛,高帝查知朱建因谏入狱,是个忠臣,把他召入都中,当面嘉奖,赐号平原君之职。朝中公卿,因他曾蒙高帝称过忠臣,多愿与之交游,朱建一概谢绝,独钦中大夫6贾为人,往来甚。审食其向来最喜趋炎附势,因见朝中公卿,愿与朱建相交,他也不可落后,于是备了重礼,亲去拜谒,谁知也遭闭门之羹。他心不死,辗转设法,始由6贾答应代为介绍,但叫食其不可性急,食其无法,只索静候。过了许久,方接6贾一封书信,急忙拆开一看,上面写的是

执事所委,屡为进言,朱公不敢与游,未便相强;俟诸异日,或有缘至。所谋不忠,执事宥之执事入宫太勤,人言可畏;倘知自谨,有朋自远方来,胡患一朱某不缔交耶然乎否乎君侯审之

食其看完那信,只索罢休,又过几时,忽然闻得朱建母死。丧费无着,又因硁硁小信,不肯贬节,竟至陈尸三日,尚未入殓。食其得了这个消息,便重重地送了一笔楮敬,朱建仍不肯受,原礼璧还。食其又写了一封信给他,大意是食其素钦君母教子有方,大贤大德,举世无双,戔戔薄敬,与君母者,非助君者,乌可辞谢,且不孝矣,实负贤名等语。朱建正在为难之际,复见责以大义,方始受下。次日,亲至食其处谢孝,不久即成莫逆之交了。

及至食其下狱,连日昏昏沉沉,竟将朱建这人忘记。既已想起,赶快派人去求朱建。朱建回复使者,必为设法,请食其毋庸心焦。食其得报,当然喜出望外。不到几天,果蒙赦罪,并还原职。食其出狱,见过太后,即去叩谢朱建,朱建为之设宴压惊。食其问起相救的手续,朱建屏退左右,始悄悄地说道“这件事情,惠帝因恨执事入宫太勤而起。我思欲救执事,无论何人,不便向惠帝进言,除非是惠帝嬖幸之人,方才能有把握,我便想到闳孺身上。”食其听了,忙问道“闳孺不是嗣帝的幸臣么你怎么与他相识”朱建道“此话甚长,执事宽饮几杯,待我慢慢讲与君听。闳孺之母,昔与寒舍比邻,其母生他的时候,梦见月亮里掉下一只玉兔,钻在他的怀内,因而得孕。

养下之后,十分聪明,其母爱同拱璧。不久其父病殁,其母不安于室,从人而去,不知所终。闳孺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貌似处女,不肯读书。后为一个歹人所诱,做了弥子瑕的后身。从前屡至我家借贷,我亦稍稍资助,后见其既与匪人为伍,同寝同食,俨如夫妇,我恶其为人,因此不与往来。后来我蒙先帝召进京来,恩赐今职。一日,闳孺忽来谒我,我仍拒绝,闳孺乃在我的大门之外,号泣终日,泪尽继之以血。邻人询其何故如此闳孺说朱某为近今贤人。”朱建说至此处,微笑道“其实我乃一孤僻之人,乌足称贤”食其道“君勿自谦,贤不贤,自有公论。我的交君,本是慕名而来的呢。”朱建听了,甚有得色,又续说道“当时邻人又问闳孺道朱某纵是贤人,彼不愿见君,哭亦无益。当下闳孺又说道朱公待我有恩,我从前无力报答,迄今耿耿于心;我现为太子盈伴读,极蒙太子宠眷,方想一见朱公之面,得聆教益。俟太子登基之后,我拟恳求他重用朱公。今朱公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从何报答他呢后来闳孺仍是常来请谒,我闻他有报恩之语,越加不愿见他,他便渐渐地来得疏淡了。及执事派人前来,要我设法授救,我想闳孺既为嗣帝龙幸,这是极好的一条路子。我为执事的事情,只好违背初衷,反去寻他。他在南城造有一所华丽住宅,闻已娶妻,其妻即中郎将恒颇之女,生得极美,闻与嗣帝亦有关系。”食其听到此地,忙又插嘴道“如此说来,闳孺不仅自己失身于嗣帝,且及妻子了,未免太没廉耻”朱建笑道“这是论他品行,另一问题;但因此而蒙嗣帝言听计从。否则执事没有他来帮忙,危险孰甚。我既要去寻他,自然只好到他的私宅,谁知我去见他的时候,竟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笑话。”正是酬恩虽可常相拒,求助何能不屈尊。

不知朱建去寻闳孺,究竟闹的是甚么笑话,且听下回分解。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