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帝走在往梨园去的路上,问道:“福来,这几天为太子求情的,都有哪些人?”
“东宫的僚属,再有就是惠妃殿下,公主和潞王、纪王他们,”赵福来道,“朝臣中是苏延赏,再有国子监陆祭酒和礼部两位侍郎。”
头顶上一声长鸣,却是一行大雁列队掠过,神武帝仰头看着,若有所思:“就这么几个人?不都说太子私下结交重臣吗?呵。”
赵福来不好接话,只在后面跟着,突然一抬头,瞧见远处几个人正往这边来,头一个就是应琏,忙道:“陛下,好像是太子过来了。”
“不见。”神武帝毫不犹豫地说道。
赵福来也只得一路小跑着过去,拦住了一前一后走过来的应琏和杨合昭:“太子殿下请回去吧,陛下此时不见殿下。”
“赵翁,”应琏一双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神色憔悴,“烦请赵翁向圣人回禀一声,我要与太子妃和离。”
赵福来不由得看了眼杨合昭,就见她一身素淡装束,低头站在应琏身后,神色与应琏相比显得十分平静,发髻上插着一对八宝紫金簪,阳光照过来时,时不时迸出一点夺目的光彩。
赵福来定睛又看了两眼,道:“殿下稍候,奴婢这就去回陛下。”
他匆匆折返,追上了神武帝:“陛下,太子要与太子妃和离,特来禀报陛下。”
“哦?”神武帝朝应琏瞥了一眼,淡淡说道,“他终于能下决心了?”
他沉吟着站定,道:“让他们过来吧。”
随侍的宦官连忙搬来座榻,张开黄罗伞盖遮阳,神武帝在榻上坐定,就见应琏快步走来,双膝跪倒在榻下,哑着嗓子说道:“杨氏一族屡屡犯上,臣不能再留杨氏女在身边,请求陛下允准臣与太子妃和离!”
神武帝看看他,又看看杨合昭,道:“朕准了。”
纵然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应琏还是身子一抖,趴在地上几乎与地面平齐,努力忍住了心头的凄怆。
杨合昭却有一丝解脱之感,起身取下发髻上的八宝紫金簪,膝行上前双手奉上,低声道:“陛下,这对簪子乃是儿入东宫时先皇后亲手所赐,儿德行有亏,不堪再奉箕帚,亦不敢再留着这对簪子,请陛下允准儿将这对簪子敬献在先皇后灵前。”
神武帝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对八宝紫金簪上,许久,点了点头。
赵福来连忙上前接过簪子,神武帝看着应琏,道:“明天继续上朝吧,以后谨言慎行,休要再让朕失望!”
应琏连忙叩头谢恩,忍不住去看杨合昭,脸上却又不敢露出什么情绪,直憋得心口发疼。
神武帝也看着杨合昭,道:“你的父母兄弟都已经流放岭南,你这些年也算勤谨,就不必去了,留在长安吧,福来,让内府局拨一处城中的宅第给她居住。”
杨合昭叩头谢恩,又听神武帝冷冷说道:“这就出宫去吧,你的东西朕会让人送
过去。”
杨合昭再看应琏一眼,默默离开。
神武帝站起身来,道:“走吧,与朕一道,去看看你母亲。”
他转过方向,径自往静贤皇后生前所居的寝殿走去,亲手将那对八宝紫金簪放在静贤皇后灵前,望着灵位,久久不语。
应琏跪在灵前,嗅着满屋的龙涎香气,想着静贤皇后在世时,他在这间寝殿中与母亲相处的情形,不觉泪流满面。
却在这时,听见神武帝问道:“这对簪子的事,是谁告诉你的?”
应琏心中惶恐,许久才不得不答道:“裴寂。”
“他从哪里知道的?”
“裴寂此前奉旨整理母亲生平旧事,从母亲身边的宫人那里得知的。”应琏觉得声音有点抖,连忙清了清嗓子,“昨日裴寂入宫时,恰好杨氏请儿子将这对簪子交还阿耶,裴寂看见了,于是说起了这段往事。”
神武帝伸手抚摸着灵位,许久才道:“赶得真巧。”
他往香炉里添了几块新香,盖上了炉盖。
再开口时,神色已经沉肃起来:“福来,传朕旨意,裴寂擅自传扬宫闱之事,免去太子中允之职,贬为万年县丞。”
正五品的太子中允,一下子贬成八品的县丞。应琏低头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
日暮之时,裴寂仍旧没有消息,沈青葙想着他早起说的话,心里有些明白,又有些模糊。
那时他拥抱着她,脸埋在她颈窝里,低声说道:“静贤皇后初嫁时,圣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