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 > 远 山呼唤 第二章 卷二(第2页)

远 山呼唤 第二章 卷二(第2页)

两天后,之琴从奇宁回来了,她已面见了刘院长,并谈及住所问题,刘院长早已给安排好了,是镇边的七小队,房子是孙国才家的两小间西厢房。

这天早晨,一挂马车从香草大队出来了,行李间坐着之琴全家,如同来时坐牛车一样,他们又返回到奇宁镇,孩子们又坐上了车,觉得马车走得真带劲儿,马蹄声有节奏地“的的,的的。。。。。。”真好听。他们太高兴了,多自由啊!绕过一山又一山。

最后绕过一个大山,拐了个弯儿后,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大镇子,房屋望不到头,镇子南边是一条大河,马车顺着河边往西奔去,再往左看是一个很大的山,横亘在镇子西南。原来马车是顺着这个大山根向镇西走去,时间不长,便踏上了河上的大桥,这正是来时路过的那座木桥,大家都很兴奋。说着说着车过了桥,进了镇子,两旁是密密麻麻的房屋,什么大车店,马掌店,成衣铺,学校等,再往前走一会儿,一个大门洞到了,边上牌子写着“奇宁医院”。

“大哥先停一会儿吧!”说着,之琴和杨松朋下了车,两人进到了院里,不一会儿,一个老头笑着陪他俩出来了,指着孩子,“车上这几个吧,不错呀,挺水灵。”

随后几个人坐上了马车,在一个小杂货铺旁马车拐弯了,径直向北奔去。

一条河横在眼前,浅浅的河水静静地流着,车伙扬了一下鞭,只听一阵稀里哗啦声,车就过了河,又是一段路,两旁房屋很多,还有农田,远望房屋一片片,农田一块块,再往远看,就是起伏的山峦。

马车又过了一条河,刘院长说:“还是那条河,你看那房子就在那!”说着指了一下前方,大家都看清了,马车是朝一个山根走去,顺着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就停在了房子前,大家下车一看,原来就两座房子,一个正房,一个厢房,厢房对面是房主家的苞米仓子,这就是孙国才家。

马车停下后,孙家老少全出来了,互相寒暄一阵后,大家帮忙把行李都搬进了厢房的大炕上,忙活了一阵子,刘院长对孙国才说:“老兄,谢谢你了,多多关照一下吧,他们是城里人,对农村不懂,多帮一把吧!”

“这你放心吧。”院长和杨松朋握了握手说:“你们就安心住吧,下礼拜一周大夫去上班就行,刚搬来得收拾收拾。”说着准备和车伙往回返,之琴和杨松朋一再表示感谢,“走了一路也没吃点饭。”之琴从钱包里拿出5块钱送给车夫,“我们也没吃的,你一定饿了,你在街里买点什么吃吧!”车夫很感激地收下了,然后给马饮了一些水,刘院长便坐上了马车,随着一声“驾!”,马车离开了,之琴全家,还有孙家老少都出来送别,大家挥着手,一直望着,马车渐渐走远了。

时值正午,大家非常饿,几个孩子都仰面躺在炕上,东西乱七八糟的扔在炕上,屋里虽暗,但阳光很足,看的还清,炕上有一面破旧的脏席子,多处已破,露出了大块的泥土,之琴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已渐渐明白农村之苦和贫困,但生活上,从卫生角度来说,这个炕席太脏了,必须拿掉买新的,她和杨松朋也躺下休息了一会儿,俩人合计好,得立刻去买一领,到哪去买呢?只得去问孙国才。

俩人刚站起来,孙国才便进来了,手里拿着两个萝卜,“你们肯定饿了,没什么吃的,先垫吧垫吧,四点钟去打饭。”

“老孙,我请问一下,到哪去买炕席?”

“街里有,供销社就卖。”

“来回得多长时间?”

“用不了半小时就走到了,”

“那挺好,我顺马车道返回去就行呗,还得过两道河吧。”

“不用,有一条小道顺山根走,到了前屯就是我们七小队,有一条路,顺河边直接走到街里,不用过河。”

“那太好了。”

“你们吃萝卜吧。”

“太谢谢啦!”说着他出去了。

之琴找出菜刀,把萝卜切了几片,全家人便嚼了起来,真是雪里送炭,太饿啦!实在没劲了,大家都躺着,啃着又甜又脆的美味,心里很是感激。

杨松朋按他说的那条道,顺利地走到了供销社,进去一看,真挺大,卖什么的都有,吃的用的。他很快就找到了卖炕席的地方。回来后,之琴马上铺好,打开行李,孩子们都乐坏了,摸着看着,第一次见过这么好的席子,全都上炕玩耍。

可晚上烧什么呢?俩人又犯愁了,这时,孙国才进来告诉他们,“该去领饭了,没烧的先烧我的,明天再说。”

杨松朋跟着他拿着小桶到了小队。队部是两大间草房,进去是热气腾腾的,里外屋都是人,拿着盆或桶。这时,一个中年汉子过来,看到杨松朋说:“你就是那个下放户吧?”杨松朋点了点头,“是,今天刚搬来,这饭有我们的份吧?”“有,你的户口就落到我们队了,一共五口人。”

孙国才对杨松朋说:“这是咱七队队长邱俊。”“啊邱队长好!”杨笑着说,之后打完了饭,两人拎着高粱面糊涂,白菜帮咸菜,顺着山根小路往回走,五六分钟时间便回到了家。

孙国才的三个孩子已等在门前,杨家的三个孩子已跑去接爸爸了,他们太饿了,吃饭时都狼吞虎咽的,几分钟便都吃完了。天还没黑,杨松朋找出了镰刀,准备出院子割点草,孙国才说:“我给你抱两捆,先烧着。”说着从柴垛上拿下两捆杏条,“这可是好柴火,你烧一捆炕就能热。”“那太谢谢了!”

这时,之琴和三个孩子,拎着小桶往泉眼走去,他们知道了吃水的地方,是从这里打的,离家有1oo多米远,孩子们蹦跳着来到了这个低洼的小坑边,坑底满是水,呈圆形,中间是一块宽厚的木板桥,人从坡上下来,来到桥上,放下桶,便可用瓢舀水,然后再挑回家。清彻的泉水,永远上下翻腾着细沙粒,几十个小沙眼,像开水锅似的,不停地从地底下冒出,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之琴感觉也挺有意思的,从来也没见过泉眼,真是第一次见到,大家抢着帮妈妈拎水,不一会儿就到家了,倒进大锅里,准备烧炕。

来到奇宁,终于有了新家。几天后全家人忙于割柴,他们把房子周围的草及山根下能烧的,都往家扛,并且爬到了这个山顶,他们坐在松树下,俯瞰着整个奇宁镇,她像一个盆地,南北东西足有十里之长,远处及四周是起伏的山峦,雄伟的双头山横卧西南,整个镇子是依河而建,苏凌河从东向西静静地流过,远望好一派景色,是个好地方啊!

第二周,杨迈杨策入了镇中心完小,杨松朋也开始到生产队干活,周之琴也正式上班,全家开始安稳地扎下了根。

第一天放学了,杨迈和同学们走出了校门,她站在门口等杨策,等了半天,他才出校门,两个人按原路往回走,出校门就是大道,道很宽,两旁全是人家,有很多砖瓦房。肚子早就瘪了,两人都饿得没有一丝力气,想快走,但腿没劲儿,浑身软绵绵的,没几本书的书包背在身上觉得很沉,两人晃悠悠地走着。“在哪拐?”“我妈早上来时都说了,是在杂货铺那拐弯吗!”两人边走边细看街边的房子,一抬眼便看到了医院,说着说着,两人来到医院门口,径直找到妇科。之琴正在给一个患者开药,一抬头,两个小孩站在门口,患者走后,两个孩子进来了,“妈,太饿了,走不动了。”“没办法,慢慢走吧,我还有两个多小时才能下班。”这时栗大夫从里屋出来了,一听口气知道是周大夫的孩子,“这俩都是,长得挺水灵,才放学吧?”“这是栗阿姨。”“栗阿姨好!”“你俩先回去吧,医院不能总来,慢慢走吧。”

两人出了医院,走到了那个杂货铺门口,站了一会儿,不加思索地开门进去了,左面柜台好像是卖食品的,有酱醋的味道,往中间一看时,两人都怔住了,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头,挺直而尖尖的鼻子,蓝色的眼睛,灰黄的头,半秃顶的前额,在微笑着看着他俩,“买点什么,小东西?”听着那熟悉的中国话,两个孩子笑了,“是外国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