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着姜竞株出了研究所上车,尹镇一路开到了海边。为了来回方便,他特意提前沟通了用车。
六点钟左右的时间,太阳刚刚降下海平面,渲染了半边天空,晚霞漫天,金黄辉煌,层云尽染,端的一副绚丽壮阔,妙不可言。
海面上,落日余晖,波光粼粼,层层金浪,远处渔船点点灯火,沿岸海水随着潮汐一波一波翻涌,白色的浪花聚散开合,这是书中曾经描写过的场景的真实映现。
姜竞株下车,张开手臂,微醺的海风柔柔迎面吹拂,发丝轻轻飞舞,面朝大海,是不一样的开阔。
“珠珠,劳逸结合,今天玩个好玩的!”
尹镇绕到后座,取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装备拎过来,胶鞋、手套,小桶,火钳···
一看到这些,再结合海边滩涂这个地点,姜竞株顺便惊喜反应过来:“这是要赶海吗?”
这是海边人们独有的生活体验,她有听说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住在海边,据说勤快点儿是不会被饿着的。
“珠珠聪明,这里人叫海淘!”尹镇惯来锋利的眉眼柔和下来,笑意流淌。他搭把手,让姜竞株换上胶鞋,手套,提好小桶,带着她慢慢往滩涂地上走去。
这边一片滩涂地,靠近驻地,附近公社人来的不多,偶尔有军嫂过来。
近几天一直忙于巡航,今天结束早,空出时间,他就想安排个有趣的体验,让珠珠放松一下。
他查过,今晚退潮是这个点。今天不是初一十五退大潮,没什么人,正好清净。
“据说,这种气孔下有东西!”赶海,尹镇也算是新手,他找人打听了要诀,沙滩上一个个小小气泡孔,里面会有东西。
尹镇手里是个旧锅铲,据说用来挖沙子还挺好用的,他特意找的。往下一刨,两个沙哈露出庐山真面目,这是海淘常客。
海淘最关键的眼明手快,尹镇不缺,一会儿的功夫,叮叮当当,沙哈已经铺满了小桶底部。
姜竞株好奇的换她挖了几个,还用火钳捡到了两只虾蟹,别有乐趣,玩得像个孩子一样。
起身抬眼,眼角余光闪过一片银光,“尹镇,那里好像有条鱼!”指着不远的水坑,姜竞株兴奋地喊着。
“还真是,一条石斑!”银光不是鱼身的颜色,而是鱼在水中拨弄水花的颜色。
“好收获,一会儿回家直接清蒸了,正好添个大菜,珠珠眼真利!”尹镇直接下手,用姜竞株手上还空着的小桶连水带鱼舀了上来。
他们运气貌似不错,两个新手居然碰到了个不错的大货。
新鲜的海产,直接最原始本味的蒸煮,就足够的鲜甜,这也是他,最拿手的操作。
陆陆续续又捡了些虾蟹贝类,还有两只不小的鱿鱼,天色擦黑,两人心满意足的踏上回程。他们到底不是专为海淘吃饭,尽兴放松才是目的。
海风渐凉了,呆久了,把珠珠吹得着凉了,反倒是不美!
新鲜的沙哈,别看是刚从沙子里挖出来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沙子,直接煮汤,就足够的鲜美弹嫩。
鱿鱼煮熟,简单的爆炒,滋味就足够出色,再配上尹镇拿手的清蒸石斑,餐饱餍足,今晚姜竞株比平日,多吃了一碗饭,再加上尹镇,打扫的相当干净。
短暂的放松之后,姜竞株再次投入全身心的攻克研发。
国人搞雷达行不行?
怎么不行?
这个问题,姜竞株从来没有动摇过。
雷达既然能从最初的电磁波利用,一步步改进技术。她的脑子既然不差什么,还站在先辈的肩膀上,必然也是能行的!
拆分问题看本质。
雷达波从发射到从目标返回的总时间,乘以光速,等于目标距离的两倍。
相控阵雷达不是一个雷达,本质上,它是很多传统雷达的综合体。
相控阵雷达的天线,是由无数个小单元天线阵元组成,有源相控雷达,这些阵元小天线每一个都是独立控制,既能独立发射雷达波,也能接受雷达波的回波信号。
相控阵雷达的组成部分,便推导出来,它需要天线阵列,相位器件,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
天线阵列,作为雷达的基础,由众多天线组成,通过相位控制实现波束的精准指向,负责接收并转换回波信号。
相位器件则至关重要,它确保天线阵列中各天线的时间延迟与相位差达到预设,从而精确调整波束方向。
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微弱回波信号进行强化处理,提取目标信息,是雷达信息处理的核心环节。
而控制器作为系统的大脑,不仅负责指挥雷达的各项操作,还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用户指令的响应与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
这些组件共同决定了相控阵雷达的性能与功能,是雷达技术不断进步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涉及到供电设计,高频振荡电路,收发天线,主控芯片,火控计算芯片,传感器、电源控制电路和运放,处理模拟信号,上下变频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以及双工电路,运算放大电路···
放大、滤波、解调、混频、信号的高效传输和接收···
相控阵雷达,集成晶体管规模提升,处理速度提升十倍以上,不光可以发现目标,还能计算雷达波的特征值,测出目标是什么飞行器,甚至计算最佳攻击角度。
高功率半导体材料,大型集成电路、运算处理芯片···姜竞株标注下最关键的几个攻克要点儿。
需求问题是最大的驱动力!
二十年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它是一个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里面的电路使用了17468只电子管、72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50千瓦。
显然,占用面积大、无法移动是它最直观和突出的问题;于是,迫切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有人提出,若是能把这些电子元件和连线集成在一小块载体上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