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登上城楼,果然看见远处尘土冲天!
魏军分两路朝西城杀将过来!
可诸葛亮却还是诸葛亮!
一个智多而近乎妖的人,即便如此危急的情况!
他!依旧有办法!
林昊开始描写诸葛亮内心的活动。
写他的分析。
他认为,此刻若再用寻常手段,必然无济于事。
然而,他想到了一个计策——攻心。
于是,他决心使出空城计!或许他并未正式为此计命名,只是心知肚明,这是一场虚张声势的较量。
要成功施展这一计策,需要极高超的演技与精心的布局。尽管他对司马懿并不完全熟悉,但在这场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他已大致摸透了司马懿的心思。
可以说,他们既是敌手,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知音。
因此,他能够揣测到司马懿的想法。
他下令士兵们收起旌旗,将军队隐匿于城南,并严禁士兵轻言或高声喧哗。
他深知,以区区两千五百人的兵力,守城并非明智之举,故大开四门。
每座城门安排二十名军士假扮成百姓清扫街道。当魏军抵达时,务必保持镇定,不可轻易行动。!
至于他自己呢,则披了一身鹤氅,头戴纶巾,让两个童子携带一张琴。
坐在城楼之上,凭栏而坐,焚香弄琴!
林昊开始描写大战之前的紧张氛围。
描写那些文臣的担心,将士的担心。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都依旧相信诸葛亮。
依旧听从诸葛亮的咐吩,虽然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是为什么
但他们觉得,这是诸葛亮,这是丞相。
所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用意。
他们,只需要照做就行了!
林昊开始写司马懿举大军直至西城。
写他看见了城池的这种景象。
四门大开。
见了如此景象,众人都愣住了?
空城?
他们禀报司马懿,说城内没有人。
城上只有诸葛亮和两个童子在弹琴!
司马懿不信,这怎么可能。
诸葛亮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这场景,是真实发生在战场上的吗?
不可能!
他让三军齐止,并且自己飞马上前查看!
结果一看,傻眼了。
眼前的情况,和前方军士所言相差无二。
远远的,他就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之上,笑意盈盈的焚香弹琴。
在他左边有一个童子,手里捧着一把宝剑。
右边也是一个童子,他的手中拿着尘尾!
至于城门口,则是门户大开。
数十个百姓在打扫城门,仿若一副迎客的样子!
这一幕,让司马懿傻住了。
内心猜疑不定,这诸葛亮到底在干嘛!
他的内心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