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斜眼看了看王承业的侧脸,淡淡地说道:“万岁爷御驾亲征,准备巡幸蜀地,此刻想必已至陈仓。”
“圣上……要巡幸蜀地?”王承业闻听此言,身躯猛地一震,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旋即转身,满是惊诧地直勾勾盯着李辅国。这般结局,全然出乎他的意料。
在他的认知里,圣上理应还在长安。身为领兵在外的将领,深知圣上坚守长安才是最为妥当的抉择。
要知道,他们这些领兵大将的家眷大多都留在长安城中。
自古以来,为了保证将领们的忠心,将其家眷安置在京城便是历朝历代惯常的做法。这便是统军将领们交给皇帝的人质。
有人质在皇帝手上,将领们自然不敢轻易生有二心。
听闻圣上已经离开长安,王承业顿时为自家家眷的安危感到揪心不已。
“那太子殿下呢?”见李辅国点了点头,王承业急切地问道。
“太子爷恭送万岁爷到马嵬驿之后,就带兵返回了长安。”李辅国仍是淡淡地说道,“这会儿,太子爷正在守城呢!”
“如此甚好!有太子殿下坐镇,长安一定可保无虞!”这么说起来,长安目前还没丢,城中家眷应该尚好,王承业心中稍安。
若是长安丢了,这北都还能安稳吗?如果真是那样,自己就要早做打算了。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二堂,分宾主坐下。仆役赶忙上前,恭敬地奉上香茗。
柳老四五人站在门口守候。
他们都是草莽出身,眼前这般雕梁画栋、精致典雅的高堂华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们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惊叹与好奇,却仍忍不住悄悄侧目。
好在李辅国正在和王承业谈话,没有发现他们充满羡慕的眼神。
“王大将军,请问郭元帅在何处?”喝了一口茶,李辅国开口问道。
“郭元帅啊,上个月就率军去了井陉口。”王承业说道,“这会儿,他和李副帅一道,正在围攻常山郡。”
见李辅国没有说话,王承业继续说道:“这安思义也是挺能打的。据前方传来的塘报说,郭元帅和李副帅在常山郡外围发起了几次进攻,都未能奏效。”
“果真如此?”李辅国问道。此时,他对王承业没半点兴趣,他的心早已飞到了井陉口。
王承业见李辅国冷若冰霜,心中大为不悦,又不好发作,只好点了点头。
“王大将军,您麾下有多少兵马?”提到兵马,李辅国一改方才的冷峻,满脸堆笑地问道。
“不瞒李公公说,老夫只有两三千人,其他都随郭元帅东征去了。”王承业一听就知道李辅国的用意,特意少说了一半。此时,城里仍有五六千守军,大部分都是机动之师,随时可以驰援井陉口的战役。
他在心中暗骂道,好你个李辅国,对着老夫就是一脸冷漠,提起兵马就是一脸热情,真个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老夫再怎么样也是圣上的亲军出身,你一个太监,不过是仗着太子殿下的势而已,就敢在老夫面前蹬鼻子上脸。真是岂有此理!
待日后局势有变,定要让你这阉人知道老夫的厉害!
李辅国用犀利的目光紧紧盯着王承业。他知道,王承业肯定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