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者,要懂得恩威并施,要让臣子们尊敬你,更要害怕你……这样他们才会干事,就像是拉磨的驴儿,你不用鞭子抽打他们,他们就不会动。”
周太后循循善诱,这位历经三十余年的太后,经过土木堡之变、幽闭深宫、夺门之变、成化犁庭等大事,早已变得深谋远虑。
而自已亲手教导出来的孙儿,确实很仁义宽厚,却忘了先祖们身上最宝贵的一样品质,那就是狠辣无情。
太祖皇帝朱元璋,一手掀起四大案,动不动就是一批一批的杀,杀几万人都是小儿科,而且开国功臣的死法一个比一个惨,有被腰斩的,有被剥皮的……
太宗皇帝朱棣,装疯卖傻,与猪同舍,后发动靖难之役,掀翻亲侄子的政权,屠戮方孝孺十族,凡是敢非议者,皆是株连九族。
还有宣宗皇帝亲征,罢免两位叔叔的政权……
“唉,是朕错了吗?”
“你没错,错的是人心。”周太后很慈祥,笑着说道:“人心都是善变的,他们表面拥戴你,称赞你,是为了给家族谋取好处。而你则不同,你是皇帝,要为天下的臣民考虑。”
弘治皇帝点点头,又道:“那按照祖母的意思,张鹤龄是个贤人吗?”
“贤与不贤,要看用在什么地方。我只能说,张鹤龄有才情,不拘一格,行为夸张,他所做的事情,能弥补你循规蹈矩的缺点。”
“可他过于叛逆,朕担心无人管教,以至于让他走上歧路。”
“若是觉得他不知礼仪,那就把他送到国子监读书。若是觉得无人能管制,那就给他择一门婚事。孩儿啊,你要明白,只要是人,那就有弱点,只能能看到别人的弱点,那就能控制别人。”
“可如果用他,就会得罪群臣们,他们不愿意……也不会让一个外戚担任高官的。朕担心,会与朝中的群臣起冲突。”
“这就要问问你的内心了,到底是想当一个贤明爱民的仁君,还是要当一个开疆拓土的有为之君。你要知道,只要做事,就会得罪人,可若是因为怕得罪人,而变的唯唯诺诺,犹豫不决,那就成了一个昏君了。”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沉默着,目光逐渐变得湛亮。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不断冲击着弘治皇帝的内心。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原来群臣和皇帝的关系,并不是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更像是一对冤家,皇帝要亲近群臣,也要防备群臣,要懂得权衡之术。
“听你这么说,我倒是对这张鹤龄挺好奇的。要不,改日让我见见吧。”
“那朕宣张鹤龄进宫。”
“这倒不必,等过半个多月吧,正好要办我的七十大寿了,你让张鹤龄也过来。”
弘治皇帝愕然,询问道:“祖母,您不是才六十九岁吗?”
“这人老喽,就记不清岁数了,怎么?就不能提前办寿宴吗?”周太后偏过头,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弘治皇帝。
“自然可以。”
弘治皇帝点点头,便同意了下来,又在周太后这里坐了许久,便返回了垂拱殿,等处理完奏章后,就让太监传召王朗。
“拜见陛下!”
王朗立刻下跪行礼。
“嗯,你向张鹤龄道歉,到底说了什么话?一五一十的告诉朕。”
“这……”王朗一愣,就张鹤龄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要是真告诉了陛下,恐怕以陛下的想法,会直接把张鹤龄给砍了。
可陛下的意思……
王朗沉默片刻,还是选择了说实话,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接着立刻下跪恳求道:“陛下,这都不关臣的事啊,是张鹤龄满口胡言,诽谤朝廷啊!”
弘治皇帝没说话。
王朗抬起头,小心翼翼的打量皇帝的脸色,急忙道:“陛下饶命啊,臣已经严厉拒绝张鹤龄了。您就放心吧,无论张鹤龄如何威逼利诱,就算把臣的府邸给掀了,臣也不会答应他的!”
“朕打算让你同意下来。”弘治皇帝认真的说道:“仅凭张鹤龄的能力,很难运营商会。你呢,就辅佐张鹤龄吧,无论他做什么,你都要依着他,决不能反对。”
“啊?这?”
在这一瞬间,王朗甚至觉得,陛下打算把他们一网打尽。
“怎么?朕的话也不听了?”
“不,不是,臣遵旨!”
弘治皇帝点点头,此时,他已经想明白了,张鹤龄既然有想法,那就好好让他去折腾,如果真能折腾出来什么成果,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折腾的一团糟,自已还年轻,也有精力给他收拾烂摊子。
“还有,你不要暴露朕的想法,所作所为都是自已想干的,和朕没有任何关系。张鹤龄和你商量了什么,今后你要事无巨细的禀报给朕,绝对不能拖延,懂吗?”
王朗愕然,听陛下这意思,是想要对付张鹤龄吗?
欲让人灭亡,先让人疯狂。
记得陛下刚登基时,内阁首辅叫做万安,此人攀附宦官,祸乱朝政,妄图掌控当今陛下,让自已能够大权独揽。
陛下表面不动声色,放纵他肆意妄为,可背地里收集罪状,然后在朝议时,一举将他拿下。
陛下不会是要走老路子吧?
张鹤龄这家伙,难道死期将近吗?
王朗抬起头,偷偷打量皇帝的脸色,见皇帝面色严肃,不由的心中一沉,看来真让自已给猜对了。
弘治皇帝此刻已经察觉到,如果文臣势力过大,恐怕会造成朝堂失衡。但是他又不能明面上给予勋贵帮助,毕竟在文臣的眼中,勋贵都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
“还有,朕打算让你们这些勋贵外戚子弟,都写一本策论,让朕看看你们的才能。”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