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身后同样白的高氏,“五郎媳妇?”
“见过三叔!”高氏眼眶泛红,行了个晚辈礼。
“真好、真好!你们都活着!”三叔不停擦泪。
杨素死后,那场叔侄之争,杨家伤了根基,好些子侄落,导致这些年来一蹶不振。
“这是春华?”落座后,三叔端详着微丰、艳若桃花的杨春华问。
“见过三叔祖!”杨春华忙起身行礼。
“好好好!春华还是幼时模样!”三叔高兴。
又看向王大娘子、裴五娘子,一点儿不挂像,疑惑地问杨老汉,“这两位娘子是…”
“这是大郎媳妇、二郎媳妇!”杨老汉忙介绍。
俩妯娌亦起身行礼,“见过三叔祖!”
三叔高兴坏了,“咱杨家子侄流放出去,就你们回来,真好!活着真好,还能见到你们!”
“阿娘、阿娘!”乳娘抱着的兄妹俩见杨春华起身,忙扑棱着要抱抱。
“这是、这是龙凤双生?”三叔看着粉雕玉琢的两个小奶娃。
与杨春华共用一张脸,型却不一样。
“是!”杨春华抱过大宝。
“三郎、四郎两位兄长呢?咋不见他们?”三叔这会儿才想起还少了好几位。
杨守道他们这一房,每一代都有双生子。
“他们,他们没能熬过…”杨老汉说不下去。
气氛变得尴尬。
“家主,这些礼放哪儿?”家仆们将牛车上的礼卸下,抬进来。
“五郎,这是何意?活着回来已不易,还带甚礼?”三叔语气心疼、责怪。
看着几口箱子,一捆捆得扎实的东西不知何物。
“一点儿心意,不成敬意!”杨老汉恭敬道。
其实他连是些啥礼都不清楚,他相信苏樱办事牢靠。
三叔接过礼单,看着明细,惊道:“守道,你这些礼从何而得?”
礼单上写着:茶油十斤、蜂蜜十斤、粉丝十斤、红糖十斤、冰糖一斤、岭南彩锦一匹、白叠子五斤、新鲜甘蔗五十斤。
这上面每一样都不凡,后面几样更是,勋贵手中都没有!
最近京城传疯了,白叠子可制棉服、棉被,御寒神器。
圣上赏赐了几位重臣,制成棉服穿,人人艳羡。
惹得不少商旅前往西域高昌,倒腾白叠子。
竟不想这位流放岭南多年的堂侄出手就是五斤!
还有那岭南彩锦、甘蔗、冰糖,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珍品!
“托岭南锦作小苏大人的福,侥幸得了些!”杨老汉面上有光,假意谦虚。
“小苏大人?就是那位女官?”三叔站起来。
“正是!春华再嫁之夫工部员外郎苏步青,便是小苏大人二叔!”杨老汉解释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三叔恍然。
按理弘农杨家看不上苏家这种寒门,但杨老汉一家流放,如今托苏家的福重返长安。
这门姻缘还算合意!
在得知虎子几个孩子寄养在义兴郡公府上时,三叔更是喜不自禁。
关切道,“五郎此次回来,是想定居长安,还是回本家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