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话恐就委屈济熺了。”
“这样吧,这事儿也不用刻意说明,直接把济熺的册立先往后推辞上一段事情。”
真的知道内情的,会明白朝廷这是从大局着想,为了晋藩的整体脸面。
只听了些大致情况的,只会以为这是朝廷在保护朱济熺。
而一点儿情况都不知道的,那就任凭他们自独自猜测了。
这也是降低热度的最好办法。
“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济熿可就难办了。”
朱允熥肯定了朱标后,又随之道出了一句。
在表面上,朱济熿压根就没错。
除非把他陷害朱济熺的事情公布出来,要不然还真不能把他如何的。
“先不说他,老五那儿呢?”
朱橚的情况朱允熥其实也是给了朱标的,朱标既然重新问起,朱允熥也就只能再重新介绍一遍了。
在介绍完后,又道:“朱有熏是否有夺嫡的心思倒是不得而知,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还是嫌五叔对他太过严厉了。”
这些具体的内情朱标并无所知,还是朱允熥说了之后,朱标才多少有了了解。
“老五也是的。”
“之前不上心管,陡然严厉了哪还能再管得住。”
说这话的时候,朱标还不忘瞅向朱允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觉着他是多么的孝顺了吧?
每次受罚的时候他都乖乖领了,可从不曾有过一丝的怨怪。
“你五叔啥意思?”
朱有熏状告朱橚,而且还是诬告。
这事儿若往大了论早就是不忠不孝了,但若往小了说那就又是朱橚的家事了。
最终如何处理,还要看朱橚这当事人。
“五叔嘴上说要放弃了朱有熏,不过看的出来五叔还是很在意他的。”
虎毒还不食子呢,父子之间的血脉亲情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割舍的。
对于这事儿如何安排,朱标也有些一筹莫展了。
起身站起后,在屋里转了好几圈。
最后驻足后,手撑着桌子道:“这样吧,就让有熏闭门读书吧,希望以此能让他收敛了秉性。”
这是朱标搜所唯一能做的了。
朱橚当爹的管束朱有熏而不得,朱标又以君权压制,无不是希望朱有熏能因此沉下心来。
就以他们这些天潢贵胃的身份,哪怕是到了两百年后的明末。
只要挂一个皇家子弟的身份,哪怕是远的不能再远的旁支,其生活境遇也要比一般百姓强太多了。
“那济熿呢?”
经朱有熏的事情后,朱标对此也做好了朱济熿的安排。
“既然济熺主动担起了这事,济熿就算是对他的考验了,也看看他是否能够办好这种便不同寻常的变故。”
“太原的地理位置同样非常重要,驻守在那里藩王的能力也事关于朝廷军事防御是否强硬。”
在宗法制的制度之下,这些藩王爵位的承袭更加会非常在意出身。
毕竟储君的选择上会有人论一句有能还是有嫡,群臣也会因为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家国大事面前宗法制是能够让步的。
而藩王袭爵,只要嫡长子不是痴傻,没有太严重的残疾,也没有太大的德行有亏,最后基本上都会顺利袭了爵的。
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任命之后再做考察了。
即便是没那个能力,除了上述的那些外,就是换藩也不能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