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出来后,架在炭火上慢慢烘烤,边烤边刷上一层用鱼油熬制的香油,烤得鱿鱼丝卷曲起来,油亮油亮的,嚼劲十足。
这鱿鱼丝,吃起来鲜香麻辣,有滋有味,镇上年轻人晚上追剧、喝酒,就爱来上一包。
关键是咱村里加工的鱿鱼丝干净卫生,原料都是当天捕捞的新鲜鱿鱼,不像外面有些小作坊,用的都是不知放了多久的存货。
现在变成了销售员的鱼贩子们带着这些样品出门,那可真是底气十足。
张老二走进镇上最大的供销社,把鱼罐头往柜台上一放,“啪”一声响,扯着嗓子喊:
“李掌柜,看看咱村新出的鱼罐头,这品质,这味道,城里大厂都比不上!”
说着就打开一罐,瞬间香气四溢,周围买东西的顾客都围了过来。
李掌柜拿过勺子舀了一点尝尝,眼睛立马瞪大了:
“哟呵,这味儿,鲜得没话说啊!”
当场就订了五十罐,还说要是卖得好,以后长期合作。
李老三去的是饭馆扎堆的老街,他一家家进,把鱼松、鱿鱼丝往桌上一摆:
“各位老板,咱渔村的特色,下饭下酒都绝配,给客人们尝尝,不要钱!”
饭馆老板们一试,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要十斤鱼松,那个订八斤鱿鱼丝,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厂里的工人看着订单越来越多,干得更起劲儿了,生产线日夜不停。
傅远琛在车间来回穿梭,指挥调度,看到包装的标签贴歪了一点,立马喊停:
“这可不行,咱产品要走出渔村,细节得做到位,重来!”
苏盼楠则忙着和渔民们出海捕鱼,保证原料充足,每次回来都是满满一船活蹦乱跳的鲜鱼。
不仅如此,村里的亲戚邻里关系也发挥了大作用。
有个工人的表舅在隔壁镇开小卖部,听说外甥厂里出了好东西,主动来要样品。
一试之下,觉得不错,就在小卖部里摆上了货,还跟周围邻居、顾客念叨:
“这是我外甥村里产的,东西好,价格实诚,大伙放心买。”
这一宣传,隔壁镇的人都纷纷来订货,一传十,十传百,名声越来越响。
这天,傅远琛又得到消息,城里有个食品展销会,规模比之前的商贸会还大,各地的食品商都来参展。
他赶忙召集苏盼楠、陈富海和鱼贩子们开会:
“这次机会难得,咱们得好好准备,把咱新研发的产品推出去,争取打开更大的市场。”
众人纷纷响应,精心筹备起来。
但到了展销会当天,却发i西安自家展位被安排在一个犄角旮旯,光线昏暗,周围全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展位。
反观那些大食品商,占据着场馆中心最显眼,最宽敞的位置,展位装修得富丽堂皇,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跟着来的厂里员工们一下就炸了锅。
李老三扯着傅远琛的衣角,着急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