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兰到底对你说了什么?”露西说。
“我不能告诉你,我答应过他的。”彼得说。
露西不服气地哼了一声,“你以为自己真的长大了吗?
“我想是的。”彼得说。
“你怎么知道的?”露西好奇地问。
“因为我已经知道该如何面对现在的生活。”
“我知道,阿斯兰说你和苏姗已经学会了该学的东西,不过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彼得笑了,“露西,以后你还要去纳尼亚,你自己一定会感受到他们是什么。”
“我已经去了两次纳尼亚,现在就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用的东西。”露西撅着嘴离开了。
随后的日子里,露西一头扎进学校的图书馆里,开始用起功来。一天晚上,她兴奋地冲进客厅,大声招呼彼得他们过来。
彼得,苏姗和爱德蒙围拢过来,大家坐在炉火边,问露西发生了什么事情。
“彼得,我找到了一本书,有一首诗很适合纳尼亚,你们来看看。”
露西一边说一边拿出首抄好的诗给大家看,其他三个孩子看完后都连连叫好。
“就是有点短,才四句。”爱德蒙说。
“我们改改吧。”苏姗说。
彼得点点头。于是四个孩子凑在一起研究起来,没过多久就完成了一首新诗。他们之所以这么快完全是有感而发,并不是因为有什么诗人的天赋。
“这首诗该叫什么呢?”爱德蒙问。
“还是由露西命名吧。”彼得说。
“纳尼亚之歌怎么样?”露西问大家。
“好!其他三人都表示赞同,然后他们大声念了起来:
没有比你更宽阔的河流,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高大的山脉,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丰富的森林,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深远的海洋,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明媚的阳光,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清新的空气,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亲切的土地,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美丽的家园,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勇敢的武士,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友善的生灵,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忠诚的人民,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高尚的法则,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公正的审判,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博大的胸怀,纳尼亚!
没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纳尼亚!
这首诗后来被传到了纳尼亚,在那里世代传诵着。至于四个孩子,现在彼得和苏姗已经成年了,除非出现特殊情况,他们不可能回到纳尼亚了,因为只有孩子才能进入那个世界。但爱德蒙和露西还要回到纳尼亚继续冒险,他们会经受什么样的考验呢,下一个故事里我们会看到。
注:
露西看到的那本书是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不过是在1970年出版的,而我们的故事却发生在二战期间,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聪明的读者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是阿斯兰让露西看到了那本书,他可是掌握时间法则的人,古今中外,过去将来随便穿越;读者甚至可以认为那本书是《平凡的世界》,路遥在这本书里也引用了《白轮船》的这首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