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曾经是有过的,但也已失散在多年的离乱战火中,这导致他们在与行商交易时常常会吃闷亏,部族中和各部间的商业贸易也不达。
阿斯尔希望自己的族人有一天也能过上南人那样富足的生活,谢晏上次说的什么“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他还没有完全懂得,但他相信谢晏总是对的。
闻言点点头说:“我已下令让匠人铸刻模具,就做金币、银币和铜币,你不想在上面刻头像,便用苍狼和白鹿的图腾……”
把自己的头像刻在钱币上行还是耻度太大了,谢晏在现有族人悄悄雕刻自己的塑像来崇拜时,已经尴尬过一次,这回说什么也不能让阿斯尔再这么干。
让货币进入流通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直接回收民间的贵重金属,铸成统一规格的钱币后再放回去。
间接一点可以通过“财政投资”,譬如正在建设中的城墙工事,等新钱铸好便用它们来当“工资”,从领的私产,勉强算是“国库”里拨些粮食和牲畜、布匹之类的硬通货,鼓励人们用这些钱币来进行交易。
难点主要在确定兑换比例和调节物价上,还有统一度量衡,以及最重要的,法律。
律法是社会运行的基础规则,确保钱币“价值”也需要强权做背书,赫勒人的法律还停留在习惯法的形态,尚未成文且没有固定的执行标准与机构,幸而民风淳朴剽悍,倒也刚好自洽。
但随着生产力展和社会进步,不说进步到多么先进的程度,至少要先过渡到封建社会吧?那还是得要有一套完整的政体和法典,以此为基准再慢慢改革。
这些东西还不能光靠谢晏凭空生造,须得根据赫勒的社会现状和传统习俗来定。
阿斯尔已传书给各大部族长老,将从前的习惯法整理成文字,并收集所有可行的意见,汇总后编撰修订。
又是一个大工程,谢晏只希望能够在城池正式建好的那一天完成,在那之前,便先颁布临时条例,养成人们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市集的位置设在聚居地东南侧的一片空地,现在的王庭到新城址的必经之路上。
早晨谢晏和阿斯尔出去视察城墙时,那里还没有摆出多少摊位,再回来时便已人群熙攘,各式小摊鳞次栉比,热闹极了。
摊主们大多用毡毯铺在地上,席地摆上货物,也有带矮桌和支架子搭篷布的,里面卖什么的都有,常见的手工制品,如牛角梳、牛皮带和水囊皮帽之类的,还有锅碗瓢盆等日用品,或是戒指项链一类的饰物和制衣的布匹。
马具自然也必不可少,卖得最好的就是马鞍与马镫,此外最受欢迎的摊位便是卖吃食的。
虽然金贵的香料暂时还属于“可敦特供”,但自从油和糖的产量提升后,聪明勤劳的赫勒人也自创造出不少新鲜的食物做法,油脂和蜂蜜、酸奶的香气飘散在集市上,引诱着人们往那摊子的方向走。
谢晏也循着味道去了。
他把做纸的方法传授给工匠,有愿意学习的族人,亦可到工坊来做学徒,书写用的纸原料是桦树皮和麻,还有用草做的草纸,市集里亦有卖纸的。
这些纸文化传播的作用还没显现,其他用途已被开出来,譬如此时谢晏想尝一尝的“炸酥肉”和“炸酸奶”,便用了粗纸来做包装。
那摆摊的妇女认出谢晏,坚决不肯要他的“钱”,最后还是谢晏说那枚银珠是他对她与家人的赐福,她才喜笑颜开地收下,口中连连念着“感谢神使可敦”、“天神庇佑”云云。
惹来周围其他人艳羡的目光,纷纷热情招呼着谢晏,要送他自己摊上的东西。
谢晏招架不住,只打着哈哈朝他们笑笑,拿着那纸包就想溜。
原本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阿斯尔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谢晏一边吃着小吃,一边到处张望,很快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摊位前找到了对方。
“阿斯尔,你在看什么呢?”
他冷不丁凑过去,刚同摆摊的老人交谈完的阿斯尔像被抓包,有些不好意思似的,攥着手里的东西,垂眼灼灼地看他:“谢晏,送给你。”
谢晏低头一看,男人递过来的手中是一把巴掌大的小匕。
那匕的鞘和柄像是黄铜或黄金,形状像月牙一样微弯,上面雕着极精美细致的花纹,头尾都镶嵌了碧绿的宝石,刀鞘上还围镶了一圈透明的,不知是水晶还是钻石来做装饰,在阳光下闪闪光,很是漂亮。
谢晏见它的工艺和风格不像赫勒的产物,接过来仔细观察,又问阿斯尔,果然得知这是希罗人的宝贝,是那老猎人年轻时从狼群中救下被围攻的希罗商人,获救的商人送给他的。
老人将这匕留存了许多年,今天拿出来是想卖掉换成粮食,给修城墙的族人做饭吃。
见是阿斯尔领想要,老人也不愿收他的黄金,说整个草原都属于领,如今好日子都是可敦赐予,这宝物亦理应献给他们。
按照赫勒的传统,可汗的权柄由天神授予,他天生拥有这世上的一切。
那老人的话倒也没错,但阿斯尔才从谢晏那里学了一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可不能买东西不给钱,做第一个违反市集条例的典型。
阿斯尔和老猎人“讨价还价”许久,对方总算接受,这厢刚成交,谢晏就找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