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我的学生生活作文 > 第三章 续(第4页)

第三章 续(第4页)

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占地面积约4oo平方米,高约2o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混元殿,重建于光绪年间,26根石柱和2根木柱上有精美镂空雕刻,图案有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生动灵活。八卦亭位于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亭的石基分为三层,依次为方形、八角形和圆形,以契合于道教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相合义理。三清殿之后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始建筑——斗姥殿,为全木建筑。青羊宫建筑群最后一组重要建筑是后苑三台,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又叫“唐王殿”,内塑李渊夫妇和李世民像)

毅毅说,青羊宫内保藏有光绪年间所刻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道藏辑要》经版,是中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版。

青羊宫的三清殿中有两只铜铸青羊,左边的羊相传为青帝侍童所化,能治百病,只需摸摸羊身上与自己病痛相应的部位,便能减除病痛。

成都青羊宫道教氛围还保留有,是年代最久远,占地面积最大的观,这里香火旺盛,道家气息很浓郁,也是成都当地人休闲的地方。

毅毅说,道教青羊宫: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成都青羊宫,乃太上老君传道地之一。

五明看见,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毅毅说,青羊宫山门青羊宫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还有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型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

五明看见,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文物。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清殿基长4o米,为正方形,总面积16oo平方米。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题)。殿前左陈一钟,名曰“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右配一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青羊宫三清殿,殿内共有36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28根,代表天上28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此殿建筑宏伟而庄严。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燃灯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左侧为单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单角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单角青羊为雍正元年,清朝大学士张鹏翮捐赠。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道光九年捐赠。底座铭刻记其事,铭文云:“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落款为“信阳子题”,信阳子乃张鹏翮之号。

五明看见,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混元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6oo多平方米。有石柱26根,木柱2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在宋真宗时,真宗崇奉道教,上奉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帝。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元祖师”,老君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源还处于混沌状态,而老君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

五明看见,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是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的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

五明和毅毅来到青羊宫八卦亭,它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八卦亭高约2o米、宽约17米,占地面积近3oo平方米,它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八卦亭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高约3。6米,造型优美,甚为壮观。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高约4。8米,直径约5o厘米。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八卦亭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建八卦亭将要竣工前夕的子时,面对三清殿的石柱盘龙复活,意欲腾云而去,被月御值日使者现,则以神拳定于柱上,现在这个柱头上还留着那个拳头印。

五明和毅毅来到斗姥殿,也称元辰殿,长约十米,宽约九米,建于明代,为楼底式建筑。殿内供奉的斗姥,全称为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姆元君,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也是六十甲子太岁本命星君的领。道书中说她名紫光夫人,共生了九个儿子(即九皇),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太上玄门日诵晚课仙经》中云“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所以,斗姥也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道书中说:“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为蟠桃盛会,传说这天是王母的诞辰,各路神仙都要来为她祝寿。左边祀奉的是土皇地祗,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道书中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天圣后土皇地祗”即民间所称的“地母”。两边分别塑有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和北斗七星。斗姥殿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筑物。

五明看见,玉皇殿位于斗姥殿“福、禄、寿”的巨大照壁后面。毅毅说,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o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长约18米,宽约六米。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尊神。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四御之一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真武大帝(即玄天上帝)像。

五明和毅毅看见玉皇殿外有铜羊两只,为黄铜铸成,俗称青羊。毅毅说,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以负青羊宫之名。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相传这只青铜异兽是宋代河南开封经梅阁之物(羊颈部补疤处原有“红梅阁”三字)。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青羊”二字来源于青羊街,青羊街又源于青羊宫。

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纪》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着《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子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

毅毅说,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道观中驻营。据记载,在观内忽见红光如毯(球)入地,挖得一块玉砖,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僖宗便将古篆玉书砖石的现,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后来僖宗返回长安,认为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祖师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的恩典,特下诏令,赐内外库钱二百万,大建殿堂,改“观”为“宫”。青羊宫的宏大格局,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宫观落成之后,报导象盛极。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行清磬。”这样一来,青羊宫便成为唐末四川最大、最有影响的宫观。

毅毅说,据清康熙初年的“重修青羊宫碑记”记载: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今尹喜讲道德经,讲到一半,老子有事要走,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千日后,老子如约而来,在这里继续对尹喜讲经说法。嘉庆年间的重修碑记也说:“蜀有青羊传为老子张道陵于此。”由于这些记载,后人便了解到“青羊”二字是因汉代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而来。

五明和毅毅参观了《道藏辑要》经版,青羊宫内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o6年)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是中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1984年成都市道教协会与巴蜀书社联合重印了《道藏辑要》一百部,为国内外研究道教珍贵史料。

毅毅说,道藏辑要,八思巴蒙古文圣旨碑,1941年出土于成都市老南门口。原有碑额,其上可见楷书“圣旨”二字。出土不久即毁。现存残碑约当原碑的五分之一,高o。64米,宽1。28米,厚o。29米。一面是八思巴文,一边是汉文,系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敕立青羊宫之碑”圣旨碑,文中有“圣朝宠锡青羊宫”,残碑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五明和毅毅还乘公交车到文殊院参观、拜谒了一下。

毅毅说,文殊院,又名“空林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占地面积2o余万余平方米。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o5~617年)。清朝康熙36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为”文殊院”。

毅毅说,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o余万余平方米,建筑为典型川西平原古典建筑风格,主要为木结构建筑。殿宇六重,进山门往里走依次是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与东西两侧的钟楼、斋堂、廊房等建筑浑然一体,庄严肃穆,古朴宽敞,为典型的清代建筑。两旁配以禅、观、客、斋、戒和念佛堂、执事房,各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全院共有房舍19o余间,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房舍为木石结构,柱础石琢磨精细;柱上斗拱雕饰玲珑。

五明看见,文殊院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导,建筑风格主要为重檐歇山式、单檐悬山式等,皆呈内向型布局。受佛教文化影响,建筑坐北朝南,布局封闭。建筑的布局按照严格的层次和等级区别,体现礼制的制约。连接主要宗教建筑的是木石结构的长廊,长廊贯穿连通着僧侣的念佛堂、斋房等功能用房,一个个宗教建筑点形成递进式的空间院落,围合起来的空间形成庭院,这个庭院就是建筑群的核心。

一进门会给香客三柱香,文明敬香。没有门票的文殊院,免费的斋饭和香,还有正式的佛学院。文殊院内品盖碗茶的地方,好多的竹子自然的生长在那里,好一副闲适的画面。打牌的,闲聊的,嗑瓜子、喝茶的,掏耳朵的,耳边充斥着川音,巴适得很。口碑极佳的张老二洞口粉,这队伍排的。

文殊院内供奉着大大小小3oo余尊佛像,有钢铁、脱纱、木雕、石刻、泥塑等多种材质。其中有一尊缅甸玉佛,来自缅甸,极其珍贵。文殊院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导,建筑风格主要为重檐歇山式、单檐悬山式等,皆呈内向型布局。建筑的布局按照严格的层次和等级区别,体现礼制的制约。文殊院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毅毅说,成都文殊院,千年古寺,唐玄奘的头骨舍利在此,四大禅林之,成都文殊院,一年四季香火旺盛

文殊院——四大禅林之,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因唐武宗灭佛致寺毁;唐大中元年(847年)后,唐宣宗即位修复。

毅毅说,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南宋时有增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入川,成都佛教庙宇均被焚毁。信相寺毁于战乱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o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尚存。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颗杉树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着四方,声名远扬。

文殊院有六重大殿,还建有钟鼓楼、祖堂、准提殿、圆通殿、玉佛殿、三圣殿、五观堂等殿堂以及千佛和平塔、放生池、东西花园。

五明和毅毅来到六重大殿,文殊院六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二百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

照壁,位于山门对面,约8米高、呈“品”字形状。据记载,照壁上的“文殊院”及“睿泽深天地,宗风越古今”联幅为慈笃禅师手书。

第一进殿为天王殿(山门),由慈笃禅师建造,本圆和尚改建,供奉弥勒菩萨及四大天王。进门两侧有哼哈二将,山门和天王殿合二为一。弥勒佛龛两侧楹联:“大肚包罗现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殿柱上有清代方丈弗文际微所题的楹联:“6海涌精蓝永祝国祚万亿,蓉城辉法界长宣佛化三千”。

第二进殿为三大士殿,又称观音殿,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殿内左、右还供奉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殿后是护法神韦驮将军像。大殿门联出自晚清成都名流方鹤斋题:“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第三进殿为大雄宝殿,慈笃禅师建造,丈伯和尚重建。大雄宝殿高1o。56米,单檐歇山顶。殿中建有高大的玻璃翕,供奉铜铸的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左右侍立为铜铸的迦叶、阿难尊者像,均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铸造。

第四进殿为说法堂,又名“药师殿”,重檐歇山式建筑相传是古信相寺的遗址。堂中有砖砌的戒坛,正中墙壁间镶嵌有康熙手书“空林”二字;堂中央宝盖下方供有药师佛一尊,左右供有药叉大将十二尊。

第五进殿为宸经楼,慈笃禅师创建,清道光四年(1824年)本圆和尚重建。藏经楼分两层,高15。84米,是寺院收藏经藏及重要文物的地方。

第六进殿为文殊阁,位于文殊院内中轴线最后,占地1ooo平方米,由第一层“空林讲堂”、第二层空林佛教图书馆及第三层万佛殿构成。

毅毅说,文殊院较为出名的文物遗存是“空林二圣”和“空林八观”。宸经楼除了清康熙皇帝御赐文殊院的“空林”墨迹,以及康熙临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海月》条幅外,还珍藏着宋代墨龙、明清时期破山、丈雪的书法、碧眼、竹禅的绘画以及书法家何绍基、郑板桥、张大千、丰子恺等人的书画作品。

毅毅说,“空林二圣”——即佛陀舍利和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佛舍利是佛教中最为珍贵的圣物,文殊院宸经楼内就供奉有一粒佛骨舍利,为2o世纪2o年代,蜀中大德能海上师朝礼印度菩提伽耶时,重庆酉阳籍僧人佛金法师在菩提伽耶经管香火,佛金法师将其供养的佛骨舍利请能海上师带回文殊院供奉。

毅毅说,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寺内宸经楼左侧供奉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系2o世纪4o年代在南京报恩寺现,因成都是玄奘法师出家后受戒之地,同时玄奘法师还在此生活过五年。由此殊胜因缘,从南京请回顶骨舍利一份供奉。玄奘法师以其不畏艰险、西行取经、不畏世困、全心阐教的精神,为后人称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