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把信封重新收回去,点燃了之后,随手扔在火盆里燃烧殆尽。
除了江州这边如火如荼的准备着红薯粉,京城那边也同样如此。
冬日寒冷,最后一批红薯运送到作坊里。
内侍去看了一圈后,回到宫中回禀。
锦宣帝看着抬回来的东西,忍不住也笑了。
“陛下,江州吴总管来了。”
内侍从外面进来,低着头回禀。
锦宣帝一听是江州来的,立刻宣进殿。
吴勇吴总管是负责江州物资运送来京的负责人,也是锦宣帝安排给叶银禾的。
叶银禾让他负责做物资运送,他每回都能准时准点,却完好无损的把物资送到。
“下官拜见陛下。”吴总管跪下来。
“嗯,这一次如何?”
“陛下请看。”吴总管将手里的东西双手抬起。
那是一本折子。
内监上前接过,呈到锦宣帝的手里。
锦宣帝打开看过后,哈哈笑道:“好,好,有这么多,足够,足够矣!”
足足十万份物资又一次送来,加上三万石的红薯渣,这些就能让北疆士兵饱饱的渡过接下来寒冬。
而且,接下来,江州将会成为军粮供给大城。
“陛下,江州奏报。”
又有人进来了,将一份奏章送上。
锦宣帝再看后,更是惊喜。
“陛下,江州又有何事?”大臣不知所以,实在好奇忍不住问了。
“再出新物。”锦宣帝说道:“木薯。”
大臣们:“……”
何物?
“陛下,木薯可是与红薯一样的东西?”
“嗯,说是大差不差,但与红薯相比,木薯只能吃其根部,且若是不会做,是有毒的。”
有毒之物也能吃,药理之中,五毒本也是药材。
但江州出了木薯出来,必然是有制作的法子。
“除了木薯,还有魔芋……”锦宣帝笑道。
自从时隐夫妇去了江州之后,一样一样的好东西冒出来。
江州大力展农耕业,连带着京城这边跟着后,周边的郡县很快就会效仿。
政令也会跟着行下去,大业在他这一代,只会越的强盛。
锦宣帝心情大好,又赏了一大堆东西送去江州。
从这大半年的时间,谁都知道,江州秦王夫妇在锦宣帝心里的份量越的重。
想明白这点,不少人都书信回去,让自家的亲戚多跟秦王夫妇交好,只要能攀上一点关系,也有大把的好处。
江州城内。
秦王府门前越的热闹了。
连珠姑姑接了不少帖子,将不必要的人都筛选掉。
“连珠姑姑,哎呀,自从京中一别之后,真是许久未见了。”
连珠姑姑听到声音,扭头看去,只见一个白脸中年……内监上前。
连珠姑姑顿了顿,才想起来这是谁。
“方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