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治愈任务失败后笔趣阁 > 第41章 第41章(第3页)

第41章 第41章(第3页)

太祖确实也是个人杰,别看他为了魏氏对七王诸多优容,但开国之前,他其实就开始着手埋下根除藩王隐患的部署。

这个蕖王正是最大的隐着。

数容数纵,又利用当年七王之间的龃龉私下分化年轻的蕖王。蕖王当年确实是因为太祖的暗中庇护这才得以留存下来的。他势力最小,封地也偏小,只是地理位置却刚刚好卡在关键位置上,单单是太祖最后这一手,就留下了七八个应对将来有可能演变局势的暗着。

种种部署钳制,这里就不详提了,只是太祖却死得有些太突然了。他驾崩前夕病势曾一度好转了,大家都以为要好起来了,最起码这一两年是没有问题的,但谁料高兴不过半月,又突然急转直下,当夜就驾崩了。

驾崩太突然,太祖遗言只来得及交代一部分,譬如燕殷正位东宫辅政大臣有谁这类大事,余下的就没来得及说了。

有些部署,只有当年的经手人才知道。

就譬如这个蕖王,上辈子燕殷是不知道的,寇太师也死得早,太祖驾崩后他没多久也病逝了,他临终前想见燕殷,但燕殷因为种种原因迟到,寇太师等着等着,一阖眼就咽气了。

这个秘密就这么阴差阳错跟着他一起去了。

回到眼下。

蕖王就很烦躁,当年他年轻,现在也不过是四十多的人,他当年确实对太祖很忠心,而太祖威势之下,他肯定不会变卦的,可问题是,现在太祖死了,燕殷吧,大打折扣,心思浮动。

毕竟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

寇太师病重昏迷期间又逢七王举兵,他暗中犹豫迟疑,一边朝廷没有联系他但他始终有忧虑,而另一边其实心里也是拒绝旧事的,他偏向想和七王一起造反的,毕竟他对削藩也是极不满极有危机感。

蕖王勉强笑笑“太师多年不见,风采依旧。”

但对于所谓“非常之时,该有所作为”,他避而不谈。

寇太师来前整理过,虽瘦,但目光如炬,风有些冷,他咳嗽两声,笑了笑,“范谅,你说你,即便是兴兵推翻大殷,那你又能得什么好处呢”

“是登朝称帝,抑或割据一方”

都不可能的,最多也就再当个藩王而已。

又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呢

这不白折腾一场么

“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你是朝廷的人。”言下之意,削藩不是削你的。

寇太师不疾不徐说来,苍老沙哑的声音波澜不兴,他既然来了,自然成竹在胸的。

蕖王脸色还是沉沉的,不说话。

寇太师一笑“况且,你当年向朝廷效忠之表,如今还在留着呢。”

歃血为盟,是开国之前的了,蕖王誓死效忠太祖,而开国封王之后的朝廷对蕖王安排的证据,蕖王的回复,如今还在寇太师手里保存着呢。

“你说这些东西交出去,旸王还留你不留”

蕖王封国卡在一个很关键的位置,哪怕旸王此刻识破计谋大手一挥抹去前事,但他放心蕖王继续在这位置上吗哪怕因为大局冒险继续放了,心里会一点疙瘩都没有吗

这些证据一旦宣之于众,蕖王两边不是人的局面就注定了,所谓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把现阶段熬过去之后,但秋后算账谁不会呢

蕖王斗得过旸王吗

蕖王脸色大变“你”

他切齿,又恨又怒,他今日之所以会赴约,就是因为忌惮这个

“我助朝廷灭了六王,就不一样了吗”

说到底,还是不信任,陌生的燕殷,朝廷的削藩,已经触及了蕖王敏感的神经,他不敢自比魏氏,但完事以后朝廷真的会留下最后一个藩王吗

他不信。

“你手里,不是有太祖当年的密旨吗”

上述,凡燕氏子孙,皆遵此约,若违,祖庙不宁。

后面这句,重是挺重的,但蕖王还是不吭声,翻脸的话还不是一纸空文。

寇太师长长吐了一口气,站得久了,他有些吃力,单手勾住蕖王的肩,“那么,我拿主意你去兵,去封国,上禀陛下改封你为郑国公,封地就在青州延渠,今后享食邑民奉,你意如何”

寇太师是个极其厉害的,蕖王忐忑难信之下,他开出的条件却不进反退,主动要削去蕖王的藩王之位,去掉封国和国兵,反而改封国公,从今以后和其他公侯一样享食邑民奉,如果不入朝为官,基本没人会想起他。

因为这青州延渠也不算个极好地方,只能算中等,还远离皋京。

在大殷这么多的勋贵之中,只算掉进里头就不起眼了。

但是这样,皇帝也就没有非除去蕖王不可的理由了。毕竟,这只是松松手就过去了的恩赏。虞国舅这货啥都不行,燕殷还不喜欢他,不也混个国公

还能得个兑现承诺善待功臣的好名声,正常皇帝,何乐而不为。

待遇是减了,蕖王愕然,但焦灼的心却莫名一定。

他脸色有些难看,“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