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淼淼说完就跑了,完全不给郁竹开口的机会。
“这一次还顺利吗?”郁竹走的这几天,向青柏没有一天是不想的。他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也会这么惦记一个人。
“特别顺利。”郁竹叽叽喳喳的和向青柏分享这一路的见闻,还有去见他爸妈的事,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都说了出来。
向青柏不时地点头附和,夫妻俩明明没什么出格的动作,却让人觉得腻歪。
这一次回来以后,很多事儿就提上了日程,先是红糖厂,之前郁竹和别人只是口头签订了,现在人家找上门了,一是考察工厂情况,另一个也是签合同。
郁竹得作为中间人去参与,除此之外,面霜这事,也得找人接手。
她是政府人员,面霜厂的负责人肯定不能是她,既然不能是她,那这个人选就很重要了。
现在盯着这个职位的人不少,她得对候选人进行把关。
郁竹忙的风风火火,脚不沾地,向青柏所期盼的小别胜新婚是根本不存在的。
郁竹中途还不忘找王秀云让她帮忙给招娣她们带封信,要知道开工厂肯定是要招人的。
郁竹对面霜厂提出了和红糖厂是一样的条件,招一半的女生,并且不限制城市户口。
她做的这些初衷不光是提高经济,更是为了帮助妇女。相比于城市,农村的重男轻女情况会更加严重。
等这些都理顺了,也到了过年了。
“今年过年还回去吗?”郁竹终于想起了这个事儿。
“不回了。”这是向青柏早就决定好的事儿,郁竹这段时间忙成这样子,过年总共也没几天假期,何必折腾一趟。
“对了,娘他们说过年家里杀了猪,准备让大哥送些菜和肉过来。”最近郁竹忙,给双方父母买东西,备年货这些都是他来的。
“可以啊,刚好让下面几个小的过来住几天。”这是郁竹早早答应过的。说是考得好,就过来玩。
这边郁竹在安排几个小的住处,那边邓盼男正在念叨:“以前盼着闺女出息,现在又盼着她轻松些。你说我们乡下人到了过年都轻松了,她怎么还忙得脚不沾地。”
郁老爹在旁边劝道:“年轻人嘛,多奋斗奋斗总是好的。”
道理邓盼男都懂,却不妨碍她这会儿不想听大道理:“合着你闺女你都不心疼是不是。”
郁老爹应对邓盼男炸毛已经有了多年的经验,此时也不争辩:“我的错,既然闺女忙,你这次一起过去看看她怎么样。”
邓盼男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走了家里能行吗?”这些年,她从来没离开过家,家里有什么大小事都是她决定的。这突然离开,还真怕场子乱了。
郁老爹哭笑不得,这老婆子就是超心惯了:“家里就这么点事儿,大儿媳妇再过几年都要当婆婆了,你撒开手让她试试,实在不行还有我不是。”他这些年虽然不怎么管家里的事儿,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不是。
邓盼男确实放心不下,可又想闺女了。夜间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会儿,还是想闺女的心占据了上风。
她推了一把郁老爹:“你说得对,我过去住几天。”
邓盼男要去,家里几个孩子就由她带过去了。考虑着郁竹家住不下,带了两个男孩两个女孩过去。
知道邓盼男要过来住几天,郁竹乐呵呵地收拾书房和次卧,准备在书房放张床。到时候邓盼男带一个女孩住,客卧住三个小孩刚刚好。
放假第一天,郁竹家里迎来了一位意外又不那么意外的客人。
“招娣,你怎么来了。”郁竹上下看了招娣一眼,这几个月小姑娘吃得比之前好些,此时穿着厚实的棉服,身体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单薄。
“郁竹姐,我来给你送年礼,这是我们几个自己腌的咸鸭蛋,你别嫌弃。”招娣现在的日子比之前好过不少。托郁竹的福,现在在面霜厂当临时工,这还是因为她年纪小,不然肯定能当上正式工。
光是临时工她的日子也比之前好过了不少,今年过年不准备回家,就和几个同命相连的姑娘一起过,大家一起也很热闹。
“快进来坐。”郁竹招呼人往客厅里去,外面寒风一阵一阵的,郁竹倒了一杯姜茶水,里面放了多多的红糖。
“最近怎么样?你爹娘没来为难你吧。”招娣找到工作以后,郁竹对她的关注就没之前那么高了。不像刚分出来那会儿,还三五不时地带些吃的过去走一趟。
红糖的甜蔓延到了脸上,招娣的笑容十分讨喜:“没有,他们最近可老实了。”她知道郁竹忙,那些糟心事儿都能解决,就没必要说来让她担心了。
郁竹又问了些在厂里的情况,知道她过得不错,郁竹的心里蔓延了浓浓的成就感。
“中午在这儿吃饭。”招娣难得上一次门,刚好今天家里有羊肉,炖了给小姑娘补补。
招娣连连摆手,之前接郁竹的吃的心里就很过意不去了,现在不缺吃喝,哪儿好意思再让人家破费:“郁竹姐,她们还在家等我呢,我就不吃了。”
不吃就不吃吧,郁竹找了些花生瓜子装了一袋子:“咸鸭蛋我就留下了,这些你带回去吃,不许说不要。”
招娣拎着一袋子走了,这样子的日子,是她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招娣走了没多久,王秀云就来了,嘴上抱怨,脸上的笑容却明媚灿烂:“招娣这孩子,还是太客气了。”
刚刚给她也送了咸鸭蛋过去,她不收还不行:“你看看你笑的。”
王秀云哼了一声:“怎么,我高兴还不行啊。”一是高兴招娣现在的生活变好了,另一个也是高兴自己的付出是有收获的。
帮人的时候都是不求回报的,但是遇到一个感恩的,总比白眼狼要好多了。
“行,怎么不行,我也很高兴。”不是因为那点东西高兴,而是自己的心血有了成果。
“你们今年过年不回去了。”
“不回了,下次时间多再走,你们也不回啊?”
“我们也不回,家里孩子还小,跑这么一趟折腾得很。我们就正月初一回我娘家吃个饭就行。”说到回娘家吃饭这个事儿,还得感谢郁竹。
以前村里愚孝文化盛行,一家子都要回爷爷奶奶在的村里过年,不然就会被说不孝顺,她正月初一自然也只能回村里。
今年她爹娘说了,让她直接回城里就行,他们过完年就回去。不用像以前一样在老家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