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许秋和戴楠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毕竟……不就是多做一次缝合,几分钟的事情,随手为之。
“的确是水平的问题,我一直觉得切断颈七神经是很轻松的解法,但事实上,通过解剖和复合体延长分离长度进行不切断互换,才更简单。”许秋承认道。
而这句话,让其余人都沉默了。
卧槽,果然真相才是快刀……
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需要几十年去追逐的一门技术,在许秋和戴楠这种层次的人眼里,只是顺手的事。
“不过,如果能保证束组之间的严格对齐的话,切断之后做神经束膜缝合最好。”许秋说道。
这其实很好理解。
就像人一样,被逼到极境才有可能破釜沉舟。
患侧的颈七神经,切断后,迸出来的再生能力会更加优秀。
这种情况下,再与健侧束膜缝合,神经的生长度会乎想象。
这其实也是邹娅玉能达到如此效果的原因之一。
戴楠微微颔。
不切断术式既然将手术难度降低到了大众可触及的程度,那么牺牲一些疗效也是值得的。
但令她惆怅的是……目前只有华山医院的实验室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标记束组”取得了成效。
然而其操作极其复杂,根本没有临床应用价值。
许秋却早有准备,道:“2o22年,坡县国立大学的一篇《snetces》的论文证明了,拉曼光谱可以区分神经纤维类型。
“或许借助拉曼光谱显微技术照射神经断端,可以区分运动束和感觉束。
“当然,这是我根据拉曼光谱显微技术的原理来推断的,理论上这两种束组的脂质、蛋白质含量不同,应该能做出鉴别。”
大师级手术后,许秋对颈七互换术有了全新的理解。
而这,也是基于对神经本身极致的掌控后,苦思冥想之后现的可行之法。
当然究竟能不能成,许秋没办法验证。
原因很简单——拉曼光谱设备过于笨重,且昂贵。
临医没这条件。
但协和那边,就能轻易调来拉曼光谱设备了。
戴楠一怔,脸上惊疑不定起来。
好家伙。
我以为这已经是全部了。
结果……你把神经束组的鉴别方式也给解决了?
不,严格来说不是解决。
而是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或许可以临床应用的方案。
戴楠此刻竟然有些迫不及待了,道:“本来研究所这边可能要陷入一阵子的空窗期了,你这个想法一提出来,邱伟他们又有得忙了!”
原班人马,继续深研!
若是真成功了,那就不是单纯让颈七互换术更完美而已了。
整个神经外科领域,目前都对神经束组的区分束手无策,而许秋若是出了成果,那全领域都将受益!
此时,会议室已然是鸦雀无声。
赖光圳、范鑫等人大气都不敢出。
就这么看着许秋和戴楠两人,闲话家常一般道出一个个可以让医学界震撼不已的想法与理论。
这一刻,他们突然想到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