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这里就交给你了!”朱寿站在船头对蓝玉拱手说道。
“少爷放心,咱一定把这些家伙给你训练成合格的将领!”蓝玉抱拳回道。
朱寿坐在船上一路北行,路上朱寿听到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朱寿嘴角上扬,这才是他的班底。
回到应天,朱寿一头扎进书房,开始整理自己的计划书,整整三天的时间,朱寿才将自己的计划书整理出来,派人将计划书分别送到梅山交给老方、蓝玉,醉仙楼的邀月和钱峰也都有一份。
朱寿不知道的是,仅仅半天后,被他拆分成四份的计划书原原本本地躺在朱元璋的御书案上。
“父皇,你怎么了?”朱标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御书房,看着发愣的朱元璋忍不住问道。
“标儿啊,你来得正好,你给咱看看。”朱元璋说着将朱寿的计划书递了过去。
朱标也是一愣,朱元璋对他那是百分之百的信任,自从他册封太子之后,朱元璋就下令,凡是送到御书房的奏折都要抄录一份送到东宫。
可现在朱元璋递给他的这些明显不是奏折,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父皇,儿臣看这应该是以为高人对一地的谋划,如果真的按照这份谋划实施,此地将来必定成为大明有数的富庶之地。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此人竟然豢养如此多的江湖游侠,还有二十几人貌似暗中培植的死士,不知所为何故?”
“他是不是想要谋反?”
“父皇说笑了,看此份谋划,这地方人口不到万人,地不过百里,说要造反简直就是,”
“父皇,这不会是寿儿弄出来的吧!”
“你猜的没错,这就是寿儿弄出来的。”朱元璋无奈地说道。
现在御书房发愁的人从一开始的只有朱元璋一个人,变成了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
如果不是知道朱寿立志要造反,就单看这份计划书,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准备造反的人,最多即使一个地方豪强,豢养一些死士。
这种事大明遍地都是,就算是在京城的官员家中也有,尤其是那些武将家里,这种事就算如朱元璋一样严苛都不会计较。
都是勋贵高官了,谁们家还没点见不得人的勾当,老朱自己不是还把以前负责仪仗的锦衣卫变成密探了。
只要做得不是特别过分,不威胁皇权,朱元璋是不会管这些小事的。
“要不问问寿儿?”朱标试探性地问道。
“算了,既然说好了旁观那就不能探究的太细,会让寿儿怀疑的。”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后泄气地说道。
如果朱寿看到御书房的这一幕,肯定会暴跳如雷,见过坑爹的,见过惯纵自己儿子孙子的长辈的,也见过不少坑害自己孩子的,可是向朱元璋父子俩这么坑自己亲孙子、亲儿子的,还真是听都没听过。
“可是父皇,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万一这孩子行差踏错,我们早点知道了也可以帮他一下不是。”朱标一脸真诚地说道。
“嗯,有道理,那你去问问吧。”朱元璋强忍着好奇心说道。
朱标顿时无语,自己和老爹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啊!
他算是看出来了,就算自己不那么说,朱元璋也肯定找机会问朱寿,想到这的时候,朱标脑中不自觉地出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
白胡子的朱元璋如同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被一个八岁的孩子训斥。
这可不是朱标胡思乱想,这种事他亲眼见过好多次了,而且自从第一次见到这惊人的一幕后,原本被训斥的人就从朱元璋一个人变成了他们爷俩。
朱标有的时候想想都觉得好笑,整个大明他们爷俩可以说是最有权势的两个人,除了马皇后之外,其他任何人跟他们说话都不敢大声。
从来只有他们爷俩训斥别人的份,而且被训斥的人还得表现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不过现在形势逆转了,他们爷俩是经常被朱寿训斥,主要原因其实也怪他们自己。
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打探朱寿准备如何造反,毕竟他们看到朱寿做出的那些准备,就没有和造反能沾上边的,仅有的就两件半。
第一件就是在梅山建立了基地,还得到了大批人手。可梅山那个地方距离应天城太近了,朱寿的那些人手也太差了。
虽然现在整个没上都是朱寿的了,可那个地方种出来的粮食最多能做到自给自足,谁要是说靠着梅山种粮囤积粮草,那绝对是大白天说胡话。
朱寿收留的那些人手就更可笑了,虽说有两千多壮丁,如果加上梅山本地的那些,勉强能凑够三千壮丁。
问题是这三千壮丁可不是经过训练的军队!那就是一群最纯粹的农夫,现在不是天下动荡的元末,想要靠着这些农夫造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况且这些人还全都是有家有室的,梅山那边除了这三千壮丁,还有七千人的老弱妇孺,就这配置别说造反了,就是让朱寿想办法养活这些人都是问题。
第二就是朱寿想尽办法赚钱,不管是造反,还是造船出海,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支持,朱寿又是建酒楼,又是做买卖,这倒是有点筹备军资的意思。
问题是就算朱寿不造反,一个正常人想多赚点钱也是无可厚非的,朝中不少官员自己就暗中做生意,那些武勋更是直接开买卖。
最后半件就是朱寿让蓝玉在梅山暗中训练人手,如果这么看下来,朱寿确实有造反的意思,可现在朱寿竟然暗中收拢了一大批山贼、马匪、城狐社鼠。
朱元璋可是正儿八经的造反起家,开局一个碗,打下偌大江山的绝世猛人,朱标也是从小就跟在朱元璋身边,也算是从小接受造反熏陶。
大明朝对造反理解最深刻的就是这爷俩了,可他们看着朱寿的各种操作却发现,如果朱寿不说,他们根本想到朱寿想要造反。
所以他们经常非常热心地拉着朱寿询问他,造反准备的如何了,需不需要帮忙。
朱标这次也是见识到了亲爹坑儿子,朱元璋这是摆明了自己不敢问,撺掇着自己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