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老四是真不错呀,出了这么个好主意,正是自己所长,还说汗阿玛叫我做这事是看人准。老四不错,够兄弟!
因了这个,三贝勒对老四眼见得亲热了不少,见面话也多了几句。
四贝勒还是那冷冰冰的样子,只有见了十三阿哥还有点热乎劲。
老四这是被汗阿玛说了以后变性子了呀,三贝勒直叹。
三贝勒编书也好,四贝勒得皇帝夸也好,这些和梨云没有半点关系,梨云正呆在内宫深处的冷宫里,对抗着炎热的夏季。
梨云不止一次地怀念那些有空调有雪糕的日子,最最不济还有风扇呀,可在这景阳宫里什么都没有。
梨云尽最大可能改良出了睡袍样的裙子,可也只能晚上睡觉的时候穿穿,白天还是要好好穿着宫女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给谁举报了这就是有违宫规,吃不了就得兜着。
一开始素云还有些嫌露胳膊露腿的不穿,但看梨云穿得着实自在,也做了一件穿上了。
“姐姐,你可真厉害!”素云由衷感叹。
梨云苦笑一下,不过是比你经的多了罢了,这算什么。
“等以后咱们出去了,我带你去见识见识更厉害的!”
可是,以后是什么?归路又在哪里?
天气最热的时候,院里石榴树叶都被晒得有些发白。冰什么的是不会有的,好在院里有井,清凉的井水是唯一消暑的东西了。
听人说夏天越热冬天便越冷,消夏还没完,梨云又担心起过冬的事来。手里虽然揣着四贝勒赏的五十两银子,可是半点也不敢乱花,还是留着吧,万一有事也能顶个急用。
梨云终于有些理解宫斗文里那些拼了命争宠的人了,不为别的,就为这夏天的冰冬天的炭,这吃喝用度也得争。你得宠了才能升位分,位分上去了,才能好吃好喝好用呀。
怪不得从来都是歌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饥寒交迫面前保持本心,确实不易!
乾清宫里,皇帝正带着大太监梁九功往门外走。
七月初十这天是孝懿皇后的忌辰,每到这日,皇帝都会去孝懿皇后以前住的承乾宫里缅怀一番。
当年孝懿皇后进宫便住在承乾宫里,而这之后,承乾宫里便没再住过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宫里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只可惜伊人已去,空留往日旧痕。
康熙帝在承乾宫正殿站了一会儿,轻叹一声。
“主子爷……”梁九功上前轻轻叫一声,如今天气热,这里又没有上冰,他怕皇上挨热受累。
每年这天主子都来这里看看,这是忘不了啊。都说帝王最无情,叫自己看呀,主子爷是最重情的人。
皇帝在承乾宫呆了一会,转身出了承乾门,却向东去了,梁九功心里纳闷,皇上这是要上哪?
不管去哪,可没有他一个太监置喙的地,梁九功忙跟上。
出了履顺门便是长街了,皇帝却没有停的意思,怎么看着是奔着昌祺门去了?
梁九功跟在后面砸砸嘴,过了昌祺门可就是景阳宫了,皇帝去那做甚么,那不是冷宫吗?不对,是藏书院,难道主子他来找书?不对呀,主子爷的御书房里什么书没有,来这里找?
梁九功心里嘀咕着,忙跟上皇帝,进了景阳宫。
原来,皇帝去承乾宫里看到了以前孝懿皇后作的画了。
那时她还刚封了贵妃,有一回画了个石榴图,专门给皇帝看,康熙笑了她半天。以前两个人小的时候一起在宫里玩,去过景阳宫摘石榴,还是她非缠着自己摘的呢。
那是多久之前呀,那时他还是个小皇帝,她还是个小姑娘,进宫来小住缠着表哥到处玩。现在想想,是多么好的旧时光呀。
皇帝进了景阳宫,四下打量。
景阳宫里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又似乎不是了。石榴树愈发高大了许多,树上结满了石榴。
梨云正站在廊下,见来了人,忙迎了上来。
仔细一看心里不由扑腾一下,不得了,难道是皇帝来了?
只见来的是一位四十多岁模样的男子,身着宝蓝色的常服褂,倒看不出什么来。可这人的气势在那里呀,久居上位者的气势,远远地就能感觉出来。
再看后面跟着那人,梨云便明白了。
康熙皇帝她是没见过,可这梁九功梁总管她可是远远见过的。能叫太监总管跟在后面伺候的,除了皇帝还有谁!
梨云定一定心神,皇帝他来这里干什么?当下也不能再多想,赶紧上前接驾吧,这位要是得罪了可是会死人的。
“奴婢请皇上安。”梨云这回行得是跪拜大礼,见了皇帝不想跪也得跪。
跪半天没人理,梨云微微抬起头,只见皇帝已要进殿了,也是,皇帝可不会理这些宫女什么的。再看梁九功朝自己摆了摆手,梨云忙起身跟了上来。
进了正殿,皇帝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待看过了书架,再看一回“定置图”,康熙帝微微一笑,看来老四确实实诚,这里倒是他说的情形。
“这些都是你做的?”皇帝问的是梨云。
梨云忙答道:“正是奴婢,还有其他两个同伴。”
“不错!”康熙赞了一句。
“奴婢当不得主子爷赞。”梨云乖乖回了一句。
这可是一怒便血流成河的皇帝哎,可得小心应付着。
皇帝已从四贝勒那里知道了大概,刚才突然想起了这茬,这才进了殿来看看。
那所谓的“定置”管理,皇帝用着感觉还不错,便要赏一赏这个小宫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