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的早茶消费颇高,更多的估计是一些有生活情趣且不需要为生活奔波的顾客;四楼则是私密性极好的包厢,每间包厢都可以点单,由小厮将点的餐食送上来,还会有一些酒楼不对外供应限量美食。
“招牌菜什么的也定的差不多了,每家供货商都是严格挑出来的,菜肉保证都是最新鲜的,现在只要挑个黄道吉日,准备准备就可以正式开业了。”
江林拿着黄历在那翻呀翻,最后还是定下了六月初六,双数日子而且六六大顺,听上去就很吉利。
“可以让钦天监替你们算算,左右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晏司延在一边随口说到,他也给酒楼也出了资,虽然他做生意不咋地,但能跟着蹭点是一点。
而且钦天监那群家伙,每日除了卜算天气和灾祸也没别的事干,估计都快闲得慌了,吩咐下去说不定还会有人抢着干呢。
池虞子不喜欢和那些大臣接触,晏司延又懒得去钦天监,事情自然就落到了江林身上。
不过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宫里就来了人,说是圣上请青鱼公子走一趟。
坐在提前准备好的步撵上,池虞子一直在想皇上请自己进宫的原因,酒楼的事基本是不大可能了,皇上还看不上他们这点东西,而且他们的酒楼绝对正规,也没有什么违规的东西和操作,只是请钦天监算个黄道吉日,算不上越界。
那就只能是别的事情,最大可能就是晏司延替自己牵了线,在皇上面前替他提了两句书坊的事。
书坊事情可大可小,因为落枫斋被抄,京城其他大大小小的书坊多少都被仔细搜查过几番,还真被查出几个私下开设赌坊、做违法乱纪之事的,而皇上的雷霆手段让书坊的幕后老板们最近都像鹌鹑一样老实。
红安酒楼以前还是学子们最喜欢红袖添香、举办交谈会的地方,但是自从苏老二派人偷窃的事传开,那些自诩清高的读书人怎么会再去红安酒楼,若是去了只会认为侮辱了自己。
自己在这个风口浪尖想要开书坊,皇上恐怕看着晏司延的面子也不会轻易松口。
想到这里池虞子不免叹了口气,给自己加油打气,摸了摸怀里揣着的厚厚的一沓纸,心里这才踏实了不少。
领路的小太监将他带到了皇上的御书房门口,杨福正站在门口笑眯眯的看着他呢,见他来了,亲自上前给他开门,一边小声提醒道:“您不用紧张,小的看皇上心情好着呢,估计是有什么好事找您呢。”
今个儿一大早七王爷就来了,皇上下了早朝就一直和王爷在里面商量着什么,没一会儿就让他去请池公子进宫,看上去心情很不错的样子,以他伺候多年的经验来看,池公子今日说不定还会再受一轮封赏。
池虞子朝他客气笑笑,一进到御书房,就看见晏司恒埋头批着奏折,晏司延则是坐在一边随手翻着一本兵书,见他来了,晏司延本想要起身,就被池虞子一个眼神制止在了椅子上。
“草民参见皇上。”
晏司恒早就将两人的小眼神尽收眼底,挑了挑眉让他起身,漫不经心的道:“听阿延说,你想利用青鸟巷的铺子开个书坊?”
若是开个普通的书坊也就罢了,但是听阿延的意思,池虞子是想要将书籍贩卖并且供人借阅,除了贩卖的钱只收取一定的借阅费和押金,并且通过举办诗会收取入门费来盈利。
晏司恒想的很多,如果池虞子真的能做到他说的这样,那那些寒门学子,甚至是普通百姓的孩子都有可能会出人头地。
书籍是一切的本源,买下一本书或许太过昂贵,但是若是有心真正渴求知识的,即便没有钱,他们也愿意出一点借阅费和押金将书籍借回家去抄写,虽不如印刷出来的正规工整,但这也是给那些买不起书的读书人一个机会。
或许将来朝堂上真的可以出来一些真正的草根官员,现在的官员太过不食人间烟火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价钱几何他们都不知道,又如何会设身处地为百姓所着想呢?
“是。书籍和笔墨纸砚昂贵,普通百姓或许举全家之力也只能送一个孩子念书,若是书坊真的开起来,那些真正有抱负的好男儿或许就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虽然投资大收益也不一定很高,但是却很有可能多培养出来几个栋梁之材,是不亏的买卖。”
当然他肯定不是在做慈善,一方面确实是看不得那些真正有才之人被埋没,另一方面也是想在皇上这边卖个好。
而且书坊的生意肯定是不会亏的,除了正经书籍,话本和简笔漫画都是畅销书,这些在现代都大受欢迎的东西,没道理在这个没什么解闷游戏的古代没落了,这肯定会成为书坊的一大经济来源。
池虞子说完从怀里掏出了那一叠纸,厚厚的纸张只是用草绳简单穿在了一起,但是上面的东西确是池虞子熬了接近半个月的夜才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