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梦松逐鹤晋江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车马一停,王朗便从车队最后方的一辆简陋马车上跳了下来,小跑着朝最前方跑去,好让幔子一掀开,主子便瞧见自己已经在等着了。

先下来的是隋瑛,他的长随已经去了县衙内打点事宜,王朗行了个礼,连忙上前去扶车内的林清。

“你倒是个伶俐的。”隋瑛笑道。

“主子这月有小半月都在车上,小的实在不敢怠慢。”王朗应声答道。

“倒是我招待不周了。”隋瑛回头朝林清看了一眼,“见善莫怪我。”

“哪里的话。”

林清将手递给王朗,王朗扶着他下了车。后面的高子运和王璞真也上前来,罗远县那姓李的县官便领着县丞拱手向众人面前行礼,接着便是寒暄和一些精致漂亮的谀词,个个儿地都在往林清脸上贴金,叫站在林清身后的王朗听得都不禁咋舌。

话虽说得动听,但事情还是得办。众人启程去县衙,一路上,林清仔细瞧着那破败房屋和杳无人烟的街道,陷入沉思。

这罗远县虽然地处偏僻,但自古以来就是边塞重镇,也是关内外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来自西域和北方的特产,如宝石、香料和马匹等,都在这里经过精挑细选后转卖进入关内。而关内的丝绸、茶叶和珍珠等货物,则通过这里销往北方和西域。往年,这座县城虽然未达到富庶程度,但生活依然宜居。而如今这里却荒凉凋敝,宛如一座废城。

“自从北狄内部雅峦部落夺了权,野心勃勃的兀山齐三番五次地南下,洗劫我大宁国的边疆城镇,若非吴宪中大将军和隋抚台的镇守,这几座城镇怕是守不住。”高子运忧心道。

这些情况林清是一早就知晓的,他是兵部侍郎,熟知全国各地的军务和战况,尤其是北方边疆。

“怎么不见一个人影?”林清问。

“看时间已经到了晚时,流民们怕是去县衙口领救济粮了。”一边的县令答道。

“还能支撑几天?”隋瑛问。

林清蹙眉,隋瑛话里有话。

县令拱手道:“回巡抚大人,难啊,最多不过五天了!”

此刻,车队到了县衙门口,官兵们开始驱散嚷声要粮的民众们。在如此苦寒的天气里,百姓们都穿着破烂棉衣,踩着污雪淤泥,捧着空陶碗,眼巴巴地等着一碗清汤粥。冷风凛冽,夹杂着零星的雪花,刺骨寒意让人寒颤不止。

见几位官老爷下车,百姓便个个跪下大拜,连连哀嚎叫苦。

“北边的土地流失了大半,流民们都聚到了县内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生意做不成了,能干的还去参了军,日子过不下去,只能沦为灾民。”

李县令一边解释,一边领众人进了衙门落座,沏了热茶水。此时,天已经黑透了。

林清小口喝着茶水,耳朵听着,心里却思量着。来时户部给出的清单早就指示了救济粮要优先给到北方这几座遭受北狄洗劫的城镇,重点安抚流民,阻止其往南迁徙。吴将军在前面打,抢回来的土地也得有人才行。

是以在京城内,派往朔西的救济一直是充裕的。用户部尚书程菽的话说,倾举国之力也要保住朔西。这次的救灾粮,甚至有从东边富庶的江宁省专程调过来的。怎地到了这地广人稀的朔西省,就不足够了?

林清心下思索,抬头时便对上了隋瑛望向他的目光。他微微颔首,表示心下有所了然。

日光之下无新事罢了。

眼见到了饭点,衙门后的小厨房差人到县令耳边道了几句,县令当即做出一副怪罪的苦相,背过众人拉着小厮在屏房后悄声骂道:“狗日的你们想害死老子?把烤鸡都端进去,没见着这回来的有巡抚大人?”

“那,那兵部侍郎怎么办?”小厮问道。

“晚上差人送到他房里去,说是夜宵。”

小厮领命匆匆走了,县令便又笑嘻嘻地走了出来,继续和众人议事,不过片时,就在他预备招呼众人去三堂用餐时,突然有衙役来报。

“报,县令大人——外面闹起来了!他们要反!”衙役喘着粗气,满脸慌张。

“放肆!没看到巡抚大人在这里?”李县令甩袖,转身向林隋高王四人拱手道歉,“让诸位大人见笑了,下面当差的人总是一惊一乍的。诸位舟车劳顿,还三堂,先用了晚膳罢。”

“都要反了,李大人不好奇外边是何情况?”隋瑛问。

“嗨,僧多粥少,定是又因为分配不均闹起来了。常有的事,常有的事。”李县令低声下气地笑着。

“巡抚大人既然发话了,定是要去看一看,百姓无粮可吃,我们吃得又如何安心?”高子运说,暗瞥了一眼王璞真。王璞真连声附和,“就是,《孟子》曰,‘百姓苦,则不可不救也。’为官要为民。”

“两位大人说得好,既然外边闹起事来了,我们耽搁些又有何妨?”隋瑛遂望向林清,“林大人还受得住罢?”

“君使臣以事上,臣使民以事下。圣上英明,差了我来就是要体恤民情。"林清颔首。

“那好。”隋瑛便对李县令说:“打开衙门大门,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为何而反!”

高子运和王璞真相望一眼,跟着隋瑛出了大门。

——

衙门口的火把照映在众百姓脸上,明灭之下张张都是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围在中间的几名跪在地上的三俩百姓正哀嚎大哭,连连叫冤。其中有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还捂额头,似是破了在淌血。

“是谁反了?谁敢叫反?”李县令好不愤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