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惟等人沒有打斷她,聽得也很仔細。
許多人都說6惟斷案如神,但實際上案子往往都由無數個細節組成,而這裡頭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人物們,他們的悲歡喜樂,都會影響事情的走向。
懸崖勒馬還是一意孤行,也不過是在許多人的一念之間。
在都護府的日子要比想像的輕鬆許多,孫娘子不是個難伺候的人,雖然隔三差五總會鑽牛角尖,有點小病小痛,但是木娘比眉娘更上進更殷勤,有她在,眉娘偶爾還能偷偷懶。
孫氏雖然不是李聞鵲的正室娘子,可李聞鵲身邊就這一個女人,還主持都護府內務,於是許多都護府的下人都會來巴結孫氏,這其中就包括那名廚娘。
「廚娘姓蘇,閨名不曾與我說過。孫娘子是南方人,吃不慣西北口味,那蘇氏做的菜,卻總是符合孫娘子的胃口,久了就能在孫娘子面前露臉,她聽說孫娘子有恙,就說自己從前老家祖父是大夫,自己也學過幾手,就獻上方子。」
廚娘失蹤之後,李聞鵲派人去收養她的那戶人家問過,得知蘇氏根本就沒有提過自己從前學過醫術,更不要說什麼當大夫的祖父了。
但孫娘子先前並不知道,她吃了藥,有所好轉,從此就待廚娘蘇氏更親近了。
有一回,眉娘休沐外出,她上周家去找周逢春,卻發現蘇氏也在,這才知道兩人竟是認識的。
見眉娘不高興,周逢春就對她解釋,說蘇氏是過來詢問藥理的,眉娘自然是不相信,周逢春見她面色冷淡要離開,一副恩斷義絕的模樣,只好單獨留下眉娘,向她坦露了自己的身世。
「他說他本名不叫周逢春,而是沈冰,他與李都護有滅家之仇,所以潛伏在本城,以醫術為生,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能一雪前仇。」
「等等,你說他叫什麼!」
李聞鵲先是一愣,而後驀地失聲。
「沈冰,他說他叫沈冰。」眉娘道,「是原秦州刺史沈源之子。」
李聞鵲深吸口氣,平緩心緒:「你接著說。」
眉娘:「沈冰說,他父親當初並非擅自行事,而是接到朝廷密令,和公主手書,才決定出兵的。後來沈源被捕,就發現自己收到的密令和手書,全是假的。最有可能冤枉栽贓他的,就是李都護你。」
「放屁!」李聞鵲勃然大怒,「若非沈源出事,陛下原本想讓我入蜀,雖說我從前在沈源麾下,可我老師便是沈源昔日上司,我也曾立下汗馬功勞,他一介黃口小兒,什麼都不懂,竟以訛傳訛!」
這些天,都護府接二連三後院起火,加上公主遭遇刺殺,李聞鵲疲於奔波,忍耐已到極限,聽見眉娘的話,腦海里那根弦當即就斷了,再也保持不了冷靜。
其實,6惟先前也懷疑過沈源之死可能跟李聞鵲有關,因為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後來,張掖郡頻頻出事之後,6惟就打消懷疑了。
因為李聞鵲不可能在邊城不殺沈源,在路上也不殺,偏偏在對方抵達京城時殺,這幾乎是對天子的一種挑釁了,而李聞鵲的觸角還沒伸長到那地步。
如果真是李聞鵲乾的,那現在他也不至於面對城中亂象焦頭爛額了。
「李都護,稍安勿躁,這只是沈冰的一面之詞,眉娘轉述罷了。」6惟道。
眉娘有些害怕,但已開了頭,只能說下去。
「這都是周逢春說的。他說——」
周逢春說,他心憂家仇,夜不能寐,所以無心兒女婚嫁,也怕連累了眉娘,並非對她無情。
此情此景,被人以身世秘密相告知,眉娘本就對周逢春有情,又深感自己被信任,自然是馬上信了,還很同情他的遭遇,兩人至此攜手坐下,面對面開誠布公。
周逢春說自己想報仇,但是李聞鵲身邊護衛重重,他無法殺了對方,只能採取別的辦法,更能讓李聞鵲刻骨銘心,那就是從他身邊的人下手。
李聞鵲忍不住冷笑:「自己無能,卻還要為牽連無辜婦孺找藉口,我若是沈冰,在他爹死的時候,便羞愧得一頭撞死算了!」
6惟關注的卻是另外一個地方:「沈源驍勇,當年我亦有聽聞,作為他的獨子,沈冰卻不會武功嗎?」
李聞鵲搖搖頭:「我與沈源關係不好,當年周圍人都知道,自然不會去打聽他的家事,否則倒顯得我別有用心了。」
倒是公主說道:「先帝,也就是我阿父在位時,我曾聽他老人家提過,沈源家中有一獨子,因為幼年時貪玩摔了腿,從此無法習武,沈源只能找先生讓他學文,還在御前請求額外開恩給獨子一個世襲的職銜。」
眉娘啊了一聲:「難怪周逢春他走路,平時看不出來,走快了便會有些微跛!」
當時她還曾暗暗想過,自己身份低微,周逢春既然也身有殘缺,便不算配不上他了吧。
說回當時周逢春向眉娘坦白身世,眉娘自然被驚得說不出話,半天才反應過來,忙忙向他保證自己絕對不會往外說。
這段時間裡,李聞鵲數次與柔然交戰,最後打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仗,徹底將柔然人趕跑,連在外和親的公主也會回來。北朝百姓揚眉吐氣,一掃往日頹廢,邊城裡人人奔走相告,歡呼雀躍,都覺得以後不必再擔心被搶掠殘殺。
周逢春告訴眉娘,公主歸朝,將會在本城下榻修整一段時日,李聞鵲必要戰戰兢兢仔細應付,如果公主出事,李聞鵲也會被連累丟官,只要他身邊沒有那麼多守衛,再要對他下手,就容易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