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想起第一次见你时,你这个小屁孩连内裤都不穿!”“你个半死的死鬼别贫了!”空洞洞的洞穴中只回荡着两人的对话声,皎洁的明月将它的纯洁无私地投射于整片大地,洞口,二人盘腿相坐,望向夜空中挂着的这支白玉盘。
“沧海桑田如一粟啊”梓炘感叹道,望着包围着二人的群山青葱,荒无人烟,记忆中,此时正是享受团圆的月圆夜
他轻抿一口清浆,举杯邀明月,向着面对的玄溟。“月圆夜安!”“月圆夜安!”庆祝着如今只有他二人的团圆夜。
回首过往,那月也如今日般洁净、圆润。“月圆同家共美满,随心如意甜如蜜。”人们哼着月圆谣,在这个对于整片大地天下百姓阖家美满的庆祝日尽享天伦之乐。
但对于梓炘的幼时,这一天却是他最孤独的时候,早晨独自起床背诵律法听默条文,一天到晚都只能独自留在龙宫之中修炼
这天夜晚,他总是独自爬上主殿的屋檐之巅,因为在这冷清的龙宫之内,只有此处,可以听到近处龙城内的喧闹,他抬头不解地望向这圆圆挂在天边的玉盘:“今天明明象征团圆,但为什么我就不能享受这团圆呢?”
眼角逐渐湿润,这洁白的玉盘化为琼浆泛泛流向夜空,梓炘轻轻擦拭眼角,因为此时宫门前出现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影——此时又会是谁来拜访呢?
安静,给这闷人的无聊增添几分烦扰,访客台上,梓炘正襟危坐,堆叠如山的正是只有此节日才会出现的奇珍——“月糕”,人们将团圆的快乐与对未来美好的祝福融进这香甜可口的小麦糕中,在明月前同家人一块大快朵颐,向先祖祭以团圆,以祈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俩人影逐渐靠近,只见那身穿玄色长袍的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墨绿的长发将他的稳健沉淀,但此时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温和与喜悦。
他轻轻将手一合向梓炘行礼:“恭贺皇子喜迎佳节!”梓炘不紧不慢地并手向他回礼:“同礼,浔叔这一年镇守北方,封疆护土也甚是辛苦啊!”他崇敬地与梓炘对望,以致于他们都没有注意身旁那个小不点的消失。
“今天你午伯来了龙城和你父皇一同庆贺月圆夜,我才有机会脱身,要不然又要被你父皇拉过去喝一整夜啊!哈哈哈——”玄浔惬意地笑着,梓炘记忆中他来到龙城时总是惬意而自在,通透而爽朗,与传说中的“镇玄将军”大相径庭,在这位玄武族长与其他两位族长面前,梓炘总是可以暂时丢掉皇子的架子,像一个真正的孩子那样天真。
“玄溟,这是你梓炘哥哥,快来——玄溟?玄溟!小王八羔子躲哪去了?”
玄浔一改之前的沉稳,慌张起来:“你别瞎动这里的东西啊!摔了什么你父王我又得赔喝几天——!”
而这时那幼小的身影突然现形于玄浔的背上,将双手紧紧捂住他的双眼,放肆地笑着:“找不到我!略略略——”
“你这小子——”玄浔只是伸伸手,便轻松地将那弱小的身影揪下,“这下不就找到你了?”
眼前这对父子轻松的玩闹让梓炘流连忘返,自幼便承载龙族继承的他不曾感受过这样的惬意,这也是第一次见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孩子。
“玄溟,快!叫哥哥!你以后要跟随他一同学习,也更要好好地保护我们四兽众的未来继承人!”玄浔轻轻揉揉这小家伙的头,只见那充满惹人怜爱的稚气,只穿着肚兜的小家伙兴冲冲地奔向梓炘将他紧紧拥住,抬起头,眼中好似幽绿的长叶上滴落的露水,兴高采烈地叫着:
“哥哥!哥哥!”
梓炘稍稍显出了惊诧,但他的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轻轻揉揉玄溟柔软的小脸,珍惜着这份他会牢记一辈子的友谊。
“走吧,今天浔叔带你出去转转,你是皇子,又不是囚徒,何必将自己锁在宫里闷死呢?”玄浔张开的大手如绒毛般轻柔地牵着一高一矮两个小家伙,一同踏出这龙门之外。
站立在龙城最高的一座桥——豪嘉桥上,“走过这座豪嘉桥,我们就可以进入龙城之内了,但是梓炘你不知道,这龙城最美的风景,只有在这豪嘉桥才能看到啊!”
桥上人来人往,眼前的盛景震撼着梓炘的心,一条运河贯通龙城,向四周散去,龙城内处灯火通明,支支纸灯笼悠然飘上夜空,点亮月圆天晴的今晚,河上朵朵灯花漂浮,将这沉沉的河水染上喜庆的色彩,点缀出一条灯火的丝带。
近处,人们聚在桥边吃着糕果赏月,市井弥漫着团圆欣喜的香气,孩童们在运河边,小巷中,市井中嬉戏打闹,家家都和和美美,户户都团团圆圆,好生繁华。
梓炘在人群中忽然看到自己的父皇与母后,他们被欢庆团圆的人群包围,正于庆典之上与民众一同举杯邀明月。
“合家为国,国亦是家。”
梓炘被眼前君民同乐的场景深深吸引,下意识地轻声念出自己每日诵读的《王序》。
一旁的玄浔轻轻抚摸梓炘的长发,语重而心长:“是啊!国以民兴,民以国安!唯有国强才能民富,也唯有民福才能保障国安。”
圆月不会随着沧海桑田而改变,她只是亲自见证着年年不同的团圆。
月光照耀下,如今的洞穴前,却只剩两个少年相靠着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