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励饮酒不语。
侍酒的下人得郭恒示意,躬身告退。一座山水洒金围屏将二人交谈之所与外隔绝,檐外雨声密集,谢励道:“赵国公是两朝老臣,与令尊亦曾为文宗朝的同僚。这样劳苦功高的老臣,说倒下也就倒下了。要保重啊,季德。”
自郭恒曾祖入仕以来,郭家四代为官,在朝中资格很老。谢励这一番话里有话,要郭恒保重,不如说是要他自重。养望不易,莫立危墙之下。
郭恒若无其事,与谢励一番唏嘘。
谢励接着道:“今日之事,本应是赵国公来见你。既然抱恙在身,一些事务也就由吾等同侪代劳了。陛下有一道口谕要给你。”
郭恒手上一抖,险些倾翻酒杯。
谢励道:“居帝位者以道御天下,诸侯王不足以言之。人臣受地食邑,洛州非私之地,既得其位,但行其政。”
谢励早已准备好,举出一物于明灯前,凝辉于画屏之上,锦绣河山图中赫然是“星辰垂耀”四字。谢励手中所持,竟是另外半块星辰之璜。四十年前郭恒曾经亲眼所见的传世玉璧,在今夜以另一种形式合璧现世了。
郭恒沉默不语。
谢励沉声道:“星辰为垂耀,日月为重光。此物便是传世玉璧,见玉璧如见天子,郭恒还不听宣。”
郭恒缓缓起身,至案前单膝跪地,冬衣沉重地压在肩上令人喘不过气。
“郭恒领命。”
雨声骤然转疾,倏忽间开始雷鸣电闪。谢励收起玉璜,双手扶起郭恒,二人步出厅堂,只见檐外天色赤红,一轮血月高悬于天际,无云而有雨,电光乱舞,雷声如鼙鼓,天地的轰鸣中似乎有千军万马奔腾为战。
最近总有这样的异象,郭恒隐隐觉得不安。谢励此行,像是为敲山震虎,言语中有警告之意。可他与岳州的联络一向隐秘,连自己都不知是真是假,名都究竟是怎么起了疑心?
谢励观天色,对郭恒有感而发说道:“天降异象以警世人,必是有人行亡道之事啊。”
“亡道之人天下共诛之,这是当年夫子的教诲。”
“呵呵,不错,当年在明堂求学时,夫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一夜之间,陨霜覆盖大地。
鸣泉山顶的小小园光池中,人间灰霭霭一片。雨师令它的眼睛从天南看到天北,看遍洪水猛兽。在天灾与人祸里丧生的尸骨堆垒成山,覆霜之下涌动的,是漆黑的丝网。从尸山骨海中渗出的污秽愈来愈多,渐渐地相互勾连,笼罩山下大地。
“这时节,”漭滉悠然说道,“有些像天书台被毁的时候。秽气冲天而起,清静的世外天,迎来了一个漫长的黑夜。”
“这一切不是你造成的吗?”江宜有些忿然道,“为什么要下这一场雨?”
漭滉笑道:“你说这话可真是……你知道李桓岭为什么将定海枪投入妖川?”
江宜沉默片刻,道:“我想,他是为了复活什么人吧。一个在他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人。也许是他的母亲。”
漭滉道:“这你就搞错了。你想想,李桓岭的母亲是何时亡故的?而他又是何时投下定海枪的?待到他有能力影响自然之道时,他那早死的母亲都不知道已经走上哪条轮回路了。当年他从枯井里得到了只有一缕天魂,因被压井石封在不见天日的地底,而未及消散。但七魄却早已经离去。最初他的确是想试试,但走到今天这一步,想法早就变了。”
“……”
江宜困惑地看着漭滉。
漭滉脸上带着似是而非的笑意,目光只是落在小圆光池中:“人若修了大道,寿数与天地齐高,就算他母亲当年没死,现在也早就死了。修道之人漫长的生命里只有一件大事——对世外天的诸神而言亦只有这一件事——修成大道,破空而去。所作所为,一切都应是为了这一个目的。”
廊下水凼汇集无数雨滴激荡的涟漪,每一圈縠纹里都是一幕人间。
一个隐隐的念头从江宜心底浮现。他问漭滉:“你早就知道李桓岭的所作所为?”
“也没有很早,”漭滉答道,“那时你不是也在么?”
江宜:“……”
“在云梦泽,那场浮生大梦里。”漭滉说道。
猜测得到了证实,像是被人迎面用大鼓重擂了一记,江宜恍惚不已。
为何漭滉言语间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为何漭滉会说那时候他也在?只有一个解释。
江宜难以避免地想起了那场荒诞可怖的梦境,想起了幽林古亭外,那个流着鲜血露出苍白狞笑的人。
“是……江合……”
漭滉赞叹道:“聪明。不过,如果你真的有够聪明,那时候就应当明白。其实他已经给过你很多提示了。江合就是李桓岭。”
“不对,”尽管感知不到寒冷,江宜却在风里哆嗦着,“不对,江合是洞玄子在梦中伪装的身份。”
“哈哈哈哈,”漭滉道,“江合是洞玄子,也是李桓岭。李桓岭就是洞玄子,洞玄子就是李桓岭。你还没想通么?李桓岭飞升时肉身既毁,元神永世囚困于玄天殿中。数百年里他一直寻找重获自由的办法。岳州那个歪门道士倒是很有一手,他是没有修道的天分,肉体寿数将尽,精神却不肯就死,便自创了一门舍弃躯壳将元神遁入梦境的法门。李桓岭与他做了个交易,给了他仙缘,而将自己的精神也藏进了洞玄子布下的千秋大梦中。他利用梦境操纵人心,这些年做了不少事。你说他竟然有办法将东郡道院的定海枪偷梁换柱,真品投入妖川里去,我一点都不惊讶。他的拥趸那么多,江山传了百代,香火不曾淡薄,只要一句梦语,有的是人替他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