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不用了。”三人赶紧阻止。“我中午吃撑了,现在已经饱了。”
“我约了朋友打羽毛球,吃太多不方便运动。”
“我也吃好了。”
几人振振有词,不约而同的放下了碗筷。
————
等从外公家离开,潘母摸了摸半饥不饱的肚子,用胳膊肘撞了一下旁边的女儿。
“悦悦你吃饱了没?你中午吃的那家店在附近吗?”
潘悦宜干笑两声:“什么呀,我中午是在学校食堂吃的。”
“胡说八道。”潘母一副看透她的表情,“你们食堂哪有什么好吃的番茄?”
无奈,潘悦宜只好老实交代,自己就在这附近的一家饭馆吃的午饭。
之前已经憋了很久,此时她忍不住说:“那个茄汁咸蛋黄豆腐真的特别好吃,番茄熬出来的汤汁酸酸甜甜的,蛋黄沙沙的,全裹在豆腐上……”
被她这么一说,潘父潘母更感兴趣了。
“走走走!”
“南来饭馆,就是这儿了。”
潘母看到这个店名,莫名地感觉有点熟悉,不过转眼就被她抛到了脑后,应该是大众名吧。
三人一同进店。
有女儿的预防针在,看到菜单上偏贵的价格,潘父潘母只是挑了挑眉,什么也没说。
“来个茄汁咸蛋黄豆腐,”潘母也想尝尝女儿口中天花乱坠的美味到底是什么滋味,她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问女儿,“对了,你中午才吃过,那要不要换一个菜点?”
“不不不,”潘悦宜手摆得像雨刷器,“我还想吃,再吃一顿完全没问题。”她语气十分坚定,可见是实话。
菜单传到潘父手里,他又点了一道椒盐鱼块。
毕竟晚饭还是吃了点,为了不浪费食物,三个人只点了两道菜。
又来了几个客人,潘父看来来回回忙碌的只有一个年轻人,不禁张望起来,看厨师是不是已经在做菜了。
潘悦宜说店就是漂亮姐姐的,菜也是她做的。
“你说她既是服务生、厨师,还是老板?”潘父被震惊道。
他表情复杂起来,新店开业初期,入不敷出也不稀奇,但该有的人工也得舍得掏钱,什么杂活都一个人包揽,店铺看着就不像能开的长远的样子。
咸蛋黄什么的听起来像网红美食,潘父坐在那里疑心渐起,觉得这里八成是个准备捞一笔就走的网红店。
这种餐厅他见的多了,先拿出大量的营销费用吸引年轻人,营造出一种大排长龙的火爆景象,然后营销结束,短短时间内营业情况就急转直下,草草关门出兑,不久之后又换了下一个潮流。
但眼前这个小饭馆又有不同,潘父觉得,如果连服务生都不舍得雇,八成也不会花营销这个钱。
难怪人气不旺。
他试探着说:“我知道一家味道不错的餐厅,就在咱们回家那条路上,要不……”
潘悦宜不满道:“我们都点完菜了,爸你是不是想逃单!”
潘父:“哪有这种事,钱我都付完了。”
“那就坐着等。”潘母瞪他一眼,眼中的警告之色不言而喻,潘父接收到了她的信号,终于老实坐住了。
椒盐鱼块很快就上桌了。
一时间没人说话,只看着这盘盛在洁白瓷盘上的金色鱼块。
大小均匀的鱼块被煎炸到微焦,像是穿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盔甲,一股浓郁的香味——是鱼肉的鲜美和椒盐的香气完美融合的味道,简直是滚滚而来,让人招架不住。
三人几乎是同一时间拿起筷子伸向了盘子。
一口咬下去,先是酥脆的外皮在口中爆炸开,然后是软嫩雪白的鱼肉,虽然煎炸过,却一点也不干硬,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鲜嫩多汁,哪怕是鱼块最厚重处也绝不是寡淡无味的,咸鲜的椒盐滋味早已渗透进去,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香辣激发着味蕾的活力。
早上刚宰杀的新鲜鲈鱼,最大的也不超过一斤半,正是肉质最紧实鲜美的时候,经过数个小时的腌制,让椒盐风味稳定在每一丝鱼肉内,最后上锅煎炸成两面金黄微焦,做法虽然简单,但滋味属实诱人。
三个人嘴巴都很忙,只能趁着夹下一个鱼块的间隙紧急交流。
潘悦宜像一头开心的小猪,一边嚼一边嘟囔:“好吃好吃,豆腐好吃,这个也好吃,下次我还要来。”
潘父奇怪道:“这道菜里的椒盐味道好浓郁,好香,不过看椒盐的用量也不大,不知道是为什么。”
潘母又吃了一块,很享受牙齿碾过酥脆外壳那一刻的细碎的声音。
“人家开饭馆的,当然有自己的秘诀。”
这倒是不假,制作椒盐风味的菜肴,选用市面上卖的现成的椒盐粉虽然能节省不少工序,但味道一定不会多么出彩。
因为椒盐鱼块的制作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其他调味料,全依赖椒盐的风味,所以南荼从不在这方面偷懒,除了选用质量上等的花椒以外,她还要把花椒和盐以合适的比例炒香,等椒盐的香味极其有渗透力,像是自那一口小小的炒锅中刮起一阵旋风的时候,再现磨成椒盐粉使用。
从小就混迹后厨的南荼十分清楚,花椒是非常容易丧失香味的材料,只有现磨才能最大的保持风味。
间隔还没有五分钟,等南荼把茄汁咸蛋黄豆腐端上来的时候,桌上只剩下一个洁白的空盘。
“菜上齐了。”她用疑惑的眼神扫了一眼客人们……对吧?就这么几桌客人,她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