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之后第二天。
海风卷着硝烟灌入议事堂时,范文种正用三根手指捏着青瓷茶盏,盏中映出他新添的白发。
这位建奴谋士!其月白襕衫下摆沾着暗红血渍,衣襟却用金线绣着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章句,在残阳里泛着细碎的光。
"王将军别来无恙?"范文种屈指轻叩案上舆图,骨节敲在"长兴岛"三字上发出金石之音。
王九的玄铁护腕与黄铜扶手相撞,震得茶汤泛起涟漪:"范先生倒愈像建奴了,这鼠尾辫梳得齐整。"话音未落,堂中响起刀剑出鞘声。
范文种抚掌大笑,震得腰间玉佩叮咚作响。那是块雕着"先天下之忧"的羊脂玉,边缘还沾着东阳堡特有的朱砂土!
"将军可知,当日正红旗…本来驾着登莱水师三十艘龟船!埋伏在菊花岛?"
他指尖蘸着茶水在案上画圈,"但南党给的水师布防图,把伏击点标在了逆风位。"
王九瞳孔微缩。
这个反应…让范文种眼角细纹舒展开!他从容展开折扇,露出背面新绘的《辽东盐铁舆图》。
赴王九细记舆图的工夫,范文种开始忆旧:感念东阳堡下洪水时,王九与黎相君的一绳之恩……
然后,他先是“私人”带了根千年老参、一些极品皮毛、以及几颗硕大东珠。说感念王九、黎相君在东阳堡时的相救!无以为报。
千年老参献给王老夫人,愿其安宁、康乐;几颗硕大东珠…则分献王九的正妻与平妻;至于极品皮毛?则专门托王九转交黎相君……
哪壶不开提哪壶!
王九的娘还“接”去了南边;而黎相君更是差点被害;就连其正妻刘之琳,亦被东林控制着。
王九笑纳礼物!
他当然懂范文种用意。这是以此方式提醒他:大明贵人们才是他王九的仇敌!才对他有真正的生死威胁!而非建奴……
继而,范文种又用建奴最熟的三国演义!开始隐晦类比:
建奴虽弱!却可比承父兄基业的孙;王九虽勇、还有仁爱百姓之名!却只是无立足之地的刘;反而,明朝看似屡战屡败,实际却是地广人众、实力雄厚的曹魏。
至此,范文种便停下不语!也无须再说:王九该联孙抗曹……
例举很经典!也很符合实际:明朝只是贵人把控下的明朝!朱家处境并不比汉献帝强,贵人们才是曹操。
王九将范文种噎回:“范先生说的都对。不过,王九或没本事成卫霍!却实在做不来石敬瑭。
范先生所言,何尝不是石敬瑭当年所想?即使做对一时又如何?石敬瑭之后几被灭族!且大汉奸恶名…还得万古长存。”
范文种竟有点在意汉奸恶名!闻言低头喝茶,静默一阵才突然问:“将军可曾了解前朝?”
王九闭目养神。
年轻又读书少!应该并不了解蒙元。范文种很耐心:“蒙古攻略寰宇,唯南宋抵抗最烈!用几十年才终于攻下…而一统。”
“何以抵抗最烈?因士绅有根深蒂固的华夷之别观念。
结果,蒙元不但尊孔重儒!反而它还极为自由!各行省都实行包税,地方只需缴纳包税、不造反!元廷基本万事不问。而这!堪称历朝历代…对文儒士绅最友好的王朝。”
确实太友好……
所以,元朝才是有钱人天堂,才是文儒士绅最爱!也是当年张士诚所谓“得民心”的由来。
更是明初至今南北之争的根源。曾对蒙元抵抗最烈的东南,其文儒士绅却最怀念蒙元。
因为元廷包税之后万事不问!将税转嫁给底层后,豪阔的东南文儒士绅,无论兼并土地,还是开矿,乃至商通天下都百无禁忌……
确实爽到起飞。
于是,若建奴也将搞蒙元那套?那可比朱明好多了!于是,贵人们毫不介意啥华夷之别……
范文种表面在说华夷之别不重要!实际却又在提醒王九:
握天下财富、实控天下的文儒士绅集团!永远只想控制、却不会真正反对建奴。
反而,贵人们暗中扶持、豢养建奴有其必然性。更关键是这伙极其顽固、强大的人!绝不会接受王九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