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分钟后,王敏站在阳台上看着四人离开的背影,现在屋子清净了,但也冰冷了不少。
【龙古时间21:27,飞船成功穿过七百万度的辐射区,即将进入核心区域,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跳动的紫光,这是因温度太高而产生的波长反射……】此时飞船还在朝太阳中心飞行。
王敏把电视音量调大。她不怕一个人呆着,只是害怕死了,杜建民还是丧尸样子——现在距第一批丧尸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了。
这十五年里,丧尸基地都会定时定点的为患者注射血红蛋白。丧尸患者要比一些重症患者好养活,只是这种病太熬人了,特别是对半只脚踏进棺材板的亲人来说,他们到死也没见到等待的人‘复活’。
……
“太阳里面什么都没有!我还以为能看到一个烧着的星球。”
“太阳是核聚变球体,怎么可能有星球。”
“水星上红红的都是岩浆,那里最冷的也有一百七十度……”
“火星太冷了,我还以为能跟海云一样进行火星移民。”
“海王星的温度很冷,一点生命气息也没有。”
……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观众们跟着飞船观看了七大行星,他们看之前对这些星球充满了好奇,但看完后发现,这些星球要么太热要么太冷,上面光秃秃的一点也不好看,完全没有海云星多姿多彩。
四月二十八号,飞船来到了月球。
“我看直播了!太空飞船刚从海王星回来。”
“海王星上面挺冷的!”
……
飞船停下后,一群身穿太空服的年轻男女们跑了过来,大家最小的仅十二岁,大的二十九岁,和专业的太空员相比,大家在来月球前有的是学生,有的是长跑队队员,大家都是通过《月球移民法案》抽签登月的。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我们现在的位置是月球基地,这是我们这次太空直播的最后一站……】这时杨婷换好专业的太空服下船——她是龙古的老牌记者,之前曾直播过丧尸基地,这次负责飞船的直播工作。
“杨老师,我非常喜欢看您的新闻!”
“我们现在是在现场直播吗?”
“我的家人和朋友能看到我吗?”
……
众人认出了杨婷,热情的招呼道。
“我们现在是在现场直播,只要观看直播的观众们都能看到。”杨婷刚刚说完,一个瘦小女生举手:“杨老师,我能跟我爸爸妈妈打声招呼吗?”
女生名为王曦云,一个月前通过抽签过来的,此时她穿着宽松的太空服,戴着氧气面罩,要不是熟人很难认出身份。
“可以!”杨婷跟摄影师沟通后道。
王曦云征得杨婷同意后,紧张的看向镜头:“妈,我在这里生活的挺好的!这里没有氧气,不过大气环境挺好,没有极端天气,我们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工作人员学种室内蔬菜……”
王曦云登月前是杨城三中高二学生。三个月前,联合国启动月球移民计划,满足条件的居民都可以报名。
这次移民的硬性条件为0~35岁,身体素质好。移民前若处于学习状态,到了月球后可以跟着月球的教学书学习。
“我跟你爸商量了下,打算给你报名。”联合国公告的第二天,爸爸妈妈找到她道。
“我不想去。”王曦云舍不得家人。
“爸爸妈妈也舍不得你,但月球环境要比海云星的好,你在那里也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现在海云和月球的空气条件差不多,但月球有大气保护装置,不用担心环境恶变引起的气候灾难,这里长远要比海云上的安全。
王曦云在父母的劝说下报名。全球报名人数:3亿。第一批登月名额:5W。
王曦云不认为自己会中签,没想到自己真的中了,她中签后按照流程进行背景调查,体检,面试……等她坐上前往月球的飞船突然意识到,她真的在登月,要是海云的病毒和环境问题无法解决,她有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这里吃的很好,都是一些有机蔬菜,还有肉罐头……”此时王曦云对着镜头絮絮叨叨,在说到最后时哭了:“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
登月很酷,但离海云星太远了。
“姥姥,我不在的时候记得准时吃药。”
“我在这里过的很好。”
“爸,我想你和妈妈了……”
……
月球上有地面联络器,但有严格的拨打限制。因此,很多人都趁着这次机会跟海云上的亲人报平安,月球直播瞬间成了家人视频直播。
“什么时候回去?”就在众人直播的同时,赵宽走到沈阔的身边问。
赵宽是月球基地负责人,两人之前曾共处了一年。沈阔这次也在直播飞船上,只是戴着太空面罩,没有出现在直播镜头里。
“明天早上。”沈阔算了算时间。
“回去了直接下海?”
“生物组那边还没准备好,应该到下个月五号。”
他这次除了太空飞船,还带回了一艘深海探测器。这是一艘可容纳三十人的载人探测器,里面有专业的实验室和化验室,现在系统不再更新,他打算跟着生物组一起下海看看,说不定能激活系统——虽然概率可能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