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三国群英传2两宋 > 豆蔻年华小郭襄 大英雄吟词惊四座 小侠女放歌压群雄(第2页)

豆蔻年华小郭襄 大英雄吟词惊四座 小侠女放歌压群雄(第2页)

“哪里有什么前辈后辈,是襄丫头吧!来来来,陪我拆拆招。”

说完,如风般袭向郭襄。蓉知道周伯通虽然疯疯癫癫,玩世不恭,不会下手伤害郭襄,便笑着让开。

郭襄尚未拜见外公,突见周伯通骤然袭至,母亲微笑着站在一旁,外公微笑着颔应允。心想,大人不跟他玩,也只有自己来陪陪周伯通了。便伸出一对粉拳,使出“七十二路空明拳”与周伯通对仗。周伯通见郭襄使的是“空明拳”,便闭上眼睛,单手与郭襄拆起招来。

两人各攻了数招,周伯通“咦”了一声,道:

“这一招方位不准!”

又大摇其头说道:

“招数有模有样,只可惜后劲不足。”

说完,如疾风暴雨般连攻数招,将郭襄逼退,得意说道:

“我这七十二路空明拳,没有人能够将它学好的。你们女娃儿更加难以达到最佳境界了!”

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说道:

“周大哥的空明拳果然难以融会贯通,郭某练了数十年,犹觉得不能应付自如。”

周伯通闻言,双足连跳,兴奋喊道:

“郭兄弟来得正好,想死老顽童了,快跟我玩玩四个人打架的游戏!”

却是郭靖带着郭芙、耶律齐和郭破虏进来,他四人听丐帮弟子说有武林高手进入郭府,急忙赶来,却听得是周伯通在自吹自擂。

郭靖拉着郭芙、郭破虏,拜见药师。药师见三个外孙俱都已长大成人,颇为欣慰,微微点了点头,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蓉趁耶律齐给周伯通行礼时,笑道:

“周大哥,您这个乖徒儿还不错吧?”

周伯通双眼一翻,说道:

“马马虎虎,没听见他做出甚么惊动的大事来。”

耶律齐也知道自己的师傅总是信口胡诌,也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郭靖冷着脸对郭襄道:

“襄儿,你什么时候跟你周伯伯学了空明拳?”

周伯通双手乱摇,道:

“不是跟我学的,如果是我教她,襄儿早就是一流高手了!”

郭靖见郭襄欲言又止,问道:

“你是不是跟你姊夫学的空明拳?”

郭襄摇了摇头,小心翼翼说道:

“那早上,襄儿见爹爹您在打这路拳热身,见招式精奇,就偷偷记了下来。却不知道是空明拳。”

众人一听,尽皆一愕,都觉得不可思议。药师哈哈大笑道:

“这就是老顽童的花架子,三岁小儿都能舞出数招来,更何况是绝顶聪明的襄儿。想不到她外婆那种过目不忘的本事,竟在襄儿身上遗传下来了。”

想起妻子为了给自己背出《九阴真经》,劳累致死,心下不禁黯然。

周伯通跳起来,绕场唱道:

“不知耻,不知羞,骂人嘴巴烂,哄人鼻子长。空明拳看一次就能记住,鬼才相信你!”

身形一闪,欺身使出“空盆洗手”一招,快如闪电袭向郭襄。

空明拳共有七十二路,周伯通在桃花岛,被药师囚禁在洞中,苦熬了十五年,方才悟出来的。周伯通引用老子的说法来诠释空明拳。他认为建造房屋,开设门窗,只因为有了四壁中间的空隙,房子才能住人。倘若房屋是实心的,倘若门窗不是有空,砖头木材四四方方的砌上这么一大堆,那就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以前王重阳对周伯通说过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的妙旨。当日周伯通只道是道家修身养性之道,听了也不在意。直到创出空明拳,忽然在双手拆招时豁然贯通。

“空明拳”第一路“空碗盛饭”,第二路“空屋住人”。周伯通生性顽皮,将每一路拳法都起了个滑稽浅白的名称。周伯通传授给郭靖七十二路“空明拳”,要旨原在“以空而明”四字,若以此拳理与药师、欧阳锋相斗,他既内力不如,自难取胜,但若袖手静观,却能因内心澄澈而明解妙诣,那正是所谓“旁观者清”之意。此时郭襄似是深得空明拳的要旨,将身一扭,闪过了周伯通这快如闪电的一击。周伯通“噫”了一声,腾身跃起,使出“空山雨”一招,却见满场都是他的身影,郭襄情知逃不过,知道老顽童周伯通收自如,只是有意在试自己的功夫,不会痛下杀手,便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手忙脚乱呆立在当。

周伯通以为郭襄临敌经验不足,心里暗叫可惜,急忙收住掌势,凌空中一个翻滚,人早已飘到一丈之外。药师哈哈一笑道:

“老顽童啊老顽童,你的‘空明拳’越练越差劲,只能让襄儿来给你喂招了!”

嘴上不留情,心里却是暗暗佩服周伯通反应敏捷。蓉笑道:

“周大哥要考校襄儿的功夫,也不忙着这一时,先进客厅里叙叙话再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