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朝臣殿上by枕庸讲的什么 > 第91章(第1页)

第91章(第1页)

「先生说的。」

「陆延生说的?」

「嗯……」

宋澜往椅背上一仰,摸着下巴琢磨了会儿,有点意思,陆延生那小古板也会吓唬人了?

「你起来吧,廖华,去请延生。」

廖华在外领命去了,宋南曛有些游移不定,却还是缓缓起了身,揣着一颗上蹿下跳的心坐在了宋澜下首。

休沐未过,国子监亦无事,故而廖华一路策马去了陆延生府上,後者正在摹一本字帖,听得宋澜传他入宫也不意外,扔下字帖就随着廖华走了。

皇城毕竟大得很,即便是坐马车来,前前後後也还是耽搁了半个多时辰。陆延生到昭阳宫的时候已近晌午了,冬天的太阳虽烈,却半分不见暖,反倒是寒风依旧叫嚣,直把寒气往人骨头缝儿里逼。

「陛下,陆大人到了。」

宋澜懒懒招了招手,廖华便请陆延生进了殿,他那张儒雅古板的脸上倒是没什麽波澜,宋南曛却红着眼眶占了起来,一语不发地盯着陆延生看。

陆延生没顾上理他,而是先向宋澜行了礼,「陛下,您找臣。」

「嗯。」宋澜看着陆延生那张清俊的面容神色不改,心中便觉得有几分好笑,托了下巴问,「延生啊,朕待你不薄吧?」

「陛下待臣自是宽厚。」

「可朕怎麽听说朕要罢你的官免你的职,朕说过这话?」

陆延生微微叹了口气,顺其自然地在宋澜面前跪下,回话事仍旧一板一眼:「陛下是不曾说过这话的,这话,是臣自己提的,许是说得不够明白,才让南曛郡误会了。」

「先生?」

陆延生这才微微侧首看向了宋南曛,「郡王,臣昨日进宫与您说的,您没听明白。不是陛下要罢臣的官职,而是臣自己要从国子监致仕。」

「好好的,先生为什麽要致仕?」

「好好的?」

两人也不顾宋澜还在上头坐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就争论开了,陆延生说:「臣是国子监祭酒,掌管天下学事,可只郡王您一个学生,郡王一连数月不入国子监,臣自知不胜其任,教导不了郡王,既如此,不如早早请辞归乡,以免落人话柄,惹人笑话。」

能让典则俊雅的陆延生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他是真生气了。

宋澜坐在上首,一杯茶从热喝到凉,从凉喝到无,却还是咬着茶盏不撒口,不为别的,就是想看个热闹。

宋南曛大约没见过陆延生一口气说这许多话,一时间脸色煞白,浑像是被吓住了一般,过了半晌才回顾神来,诺诺说:「我,我不知道会如此,先生是生我的气了吗?」

陆延生眼眸垂下,清颜微冷:「您是郡王,臣怎麽敢生您的气,臣也不配生您的气。」

那就是真的生气了。

宋南曛又攥了攥自己的衣裳,咬了咬唇,然後给陆延生跪下了。

这一跪,是他数月来执拗中的第一次妥协。

於是昭阳宫中变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关系,陆延生跪着宋澜,宋南曛跪着陆延生,而端着茶盏的宋澜只得闭了闭眼:朕看不见朕看不见……

——

宋南曛与陆延生这段师生缘分,其实真的全靠缘分。

他们不像宋澜与梅砚,是因为梅砚是太子少傅,所以自然而然是宋澜的师长,并无其他桎梏。

但陆延生是宋南曛真真正正磕了头奉了茶,敬过祖宗才拜来的先生,细细考究起来,两人中间是差着辈分的。

宋南曛生来便娇生惯养,是被先帝和徐清纵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他幼时的学问是先帝亲手教的。後来国事繁忙,先帝不能事事亲自教导,便从世家名门子弟中替他择师,起初先挑万选出来的,其实是陆延生的父亲,彼时的国子司业。

陆司业看了看不足十岁的宋南曛,直截了当地说:教授南曛郡,臣的儿子延生足矣了。

孩子时候的宋南曛歪了歪头,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透出些藏不住的探究意味来。

陆延生?

那一年,陆延生才二十岁,任太子中舍人,正五品下。

先帝只当玩笑话,传陆延生进宫见了一面,谁料宋南曛一眼就喜欢,哭着喊着要这儒雅至极的人做他的先生。

先帝受不住骄子吵闹,没过几日就允了。

这一允,就是磕头奉茶丶聆听教诲丶教了足足六年的学问。

宋南曛嘴上喊陆延生「先生」,心里却早把他当做了「师父」。

这世间最难得师长便是做「师父」的师长,因其为师亦为父,肩膀上担的责任,比表面上看要重得多。

比起梅家位高权重,陆家是真正的书香世家,代代都任朝中文官要职,旁支子弟开学府丶坐学堂,撑起了大盛学界半边天。

陆延生喝过宋南曛的敬茶以後,便没再教过别人。纵使先帝驾崩,改朝换代,他从东宫幕僚升任国子监祭酒,也从来都是把宋南曛的事看做头等要事。

用宋澜的话说:浪费了这满腹学识。

可陆延生却不觉得,既当一句师父,便知有一句知子莫若父,宋南曛自逢母丧便再也没去过国子监读书,而是一门心思和宋澜作对,甚至起了拉拢朝臣的心思,这些陆延生何尝不知道。

既然知道,又怎麽能够眼睁睁看着他一步错步步错而无动於衷?

陆延生今天整这麽一出,不是为了吓唬宋南曛,他原本想的是自己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宋南曛若是还听不进去,那他还有什麽脸面任国子监祭酒,倒不如真的把官辞了回家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