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我真没想穿越啊百度 > 第73节(第1页)

第73节(第1页)

老师愣了一下:“那挺好的。”

因为知道现在的电子产品技术进步极快,祝霜降并没有买超贵的,而是买了一台两千出头的普通相机。哪怕买的起,那些一万,两万出头的相机都不在她的选择范围之内。

这又不是二十年后,除了像素,手机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进,导致很多人都不愿意换新手机了,她迟早要换新相机的。

报告台上坐着两个消防员,他们有做PPT,并且上面有各种相关描述和图片,祝霜降对着两人拍拍拍。又走到旁边,对着学生们拍拍拍,接着是各个角度。

讲座结束时,她询问老师:“需不需要电子版。”

“需要,说不定以后我们学校要做专门的网站,这些照片到时候可以上传。”老师拷贝了她的照片。

数码相机相比胶片相机方便很多,拍完不满意还可以直接删除,更不用说能保存电子版,祝霜降使用的频率都更高了。

洛海市联合邮政,举办了集邮文化——邮票文化巡回展,作为邮政退休的老员工,黄爷爷和黄奶奶也拿到了一叠门票,祝霜降就背着相机去了。

在街上走时,她从来不把它挂在脖子上,而是放在包里,结合她的年纪,怎么看里面塞得都是书。

这个巡回展不仅展示邮票和明信片,还有各个同款出售,邮票价格多少就是多少,全部买一遍,都花不了两百块。

为什么这么清楚呢,因为有纪念册出售,全合集的。祝霜降买了一本,想了想,又给柏衡买了一本,到时候送他做纪念。

三月份,本届高三举行成人礼,虽然有几个跳级生年纪不够,但鉴于都是高三的一员,并没有人将他们剔除在外。

成人节在体育场举行,学校还专门做了庆祝的背景墙,在操场入口架起了红色的充气拱门,上面贴了横幅,上书,‘十八岁:成长,责任,自立。’;底下有前后各三级的台阶,每个班都要穿着校服,举着牌子跨过台阶,从门里走一遍。

成人仪式是家长陪同参加的,校长讲话后还有家长代表的发言;各班级的节目;再由家长给大家带上学士帽。

这次黄爷爷没有过来,反而让黄婷婷来了,他说的非常大方:“这次你去,下次大学我再去。”

黄婷婷给她戴好帽子,感叹道:“我以前的高中怎么没有这么隆重的形式呢。”

结束后,祝霜降没有马上把帽子还回去,而是另外拿了一个,戴到了黄婷婷的头上:“以前的高中没有,现在补上也是一样的。”

两人并排坐在椅子上,祝霜降请同学们为她们拍照,之后还有问她借相机的,自然是一一答应了。

有不少同学带了读卡器,结束后借学校机房,祝霜降把相片拷给了他们。

半个月后,祝霜降就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她惊讶的说:“这么早就送到了?”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和其他同学说话,闻言就说了一句:“保送生的录取通知书三到五月就会送到,都是在高考前的,不过今年是很及时。”

和录取通知书一起发下来的,还有一封信函,来自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当然,它现在还叫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每个同学都有,信上的内容概括起来很简单,国家有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以及校内各种奖助补等在内的资助制度,并且详细写明了学生应该怎么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特别困难的新生,还可以申请入学资助,解决路费问题。

另外可以填写随录取通知书寄来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有需要的到所在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哪怕是村委会,或者是就读高中核实盖章,……即使没有办完助学贷款,筹够学费,凭表就可以缓交学费和住宿费。

祝霜降知道,以后各种资助方式会越来越完善的,现在或许还有读不起大学的学生,要是十几二十年后还有,那估计很多人会陪着一起倒霉。

拿到通知书后,有不少同学陆续开始请假,有出去旅游的;有参加什么活动的;还有准备出国玩的。

祝霜降也顺理成章的递上了请假条,老师照例关照:“平时在外面要注意安全,高考那几天记得回学校。”见她露出了和其他同学一样不解的表情。

老师微笑着说:“为了防止替考现象。”

如出一辙的茅塞顿开,虽然知道自己不会这么做,但都纷纷表示理解。

黄奶奶有些担心瞿塘峡怀孕的常恬,那边电话里说,她的怀相很不好,便想着过去看看。刚好柏衡打电话过来,请祝霜降去首都玩几天,于是兵分两路,黄爷爷黄奶奶去看儿子儿媳,祝霜降跟着柏叔叔去首都。

至于黄嘉树和沈漫,当然是各自的爸妈照顾了。

去机场路上,她推着行李,背着书包,问走在身边的柏叔叔:“牧阿姨不一起去吗?”

“你牧阿姨公司在改组管理层,过段时间才有空。”柏景彦见她走的慢,放缓了脚步帮她推行李,自己的由身边的助理帮忙。除了提供证件,一路上都不需要祝霜降操心,到了地方也提前联系,有人接送。

“你的房间和洛海市一样,都在柏衡隔壁。”柏景彦怕她拘谨,还说了不少宽慰的话:“要是有什么不习惯的,不要憋在心里,直接跟大家说。”

祝霜降乖巧道谢,又说:“我带了钱的,不习惯可以住酒店,柏叔叔不用担心。”

柏景彦有个特立独行的儿子,对这种不客套、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习以为常,更不用说祝霜降比柏衡礼貌太多了。

柏衡有些话,都回答到你前面十句去了,她的话好歹每一句都听的明白。

柏衡在首都住在爷爷家,刚好是他爸原来的房间,祝霜降的房间是新收拾出来的客房,原来用来放置杂物,现在杂物都搬到了储物间,客房也收拾的干干净净。

他坐在爷爷对面,认真的说:“您要是不习惯的话,我觉得她住酒店比较好。”

柏爷爷对这个孙子的应对方式是以不变应万变,他头也不抬,平静的看着报纸,说道:“你这是担心我不习惯,还是小姑娘不习惯啊?”

柏衡:。

柏爷爷继续说:“爷爷已经退休了,你大伯又不住这里,既没有忌讳,又没有值得保密的东西,而且你爸电话里都说了,小姑娘是个知道分寸的人,难道还会偷偷撬开爷爷的书房?”

柏衡:。

祝霜降开始以为柏家在首都的房子也是别墅,没想到是在非常有年头的住宅区里,只是她看着经过了两次武警站岗的门禁,不禁挠头,这么严格?是不是开始就该去住酒店。

她跟着柏景彦到了某幢楼的二层,开门进去后,入目是红棕色的木制地板,中式的装修风格,饭厅里深色的桌椅,客厅的墙上挂着玻璃镶嵌的题词,其他装饰物极少,她居然从一间屋子里,看出了简洁干练的味道。

柏景彦对坐着的长者喊了声爸,祝霜降喊了声柏爷爷,对方嗯了一声,慈眉善目的招呼她过去说话。她接过柏衡从桌上拿起递过来的鲜花,“谢谢。”

柏衡又给他爸爸递了一束,柏景彦接过,拍了拍他的肩膀。自从儿子十岁,被拒绝一次后,他和妻子就很少摸他的头了,拍肩膀倒是从不抗拒。

祝霜降拿下书包,从里面掏出了一个玻璃瓶,里面有两朵干花,递过去说道:“是我家楼下的栀子花,我用微波炉做的。”

“还有一本邮票,在行李箱里,我晚一点再给你。”说着有些不好意思道:“对不起柏爷爷,没带你的礼物。”

柏爷爷哈哈大笑,不以为意道,“你们相处的好就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