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正在说笑,来了一位中年男人,男人来到杨半仙身边作揖,道:“拜见道长,家里小儿有些风寒,弟子前来求药。”
“善哉,便请随我去吧。”
两人一前一后离去,大壮牛不禁嘀咕:“这老道,还能治病不成?”
反正现在闲着也没有事情做,倒不如跟上去瞧个热闹,于是乎法晦,崔百醇,陶潜,墨成规,公输榆等人也跟了上去。
杨半仙住在正北,不远处就是法晦的住所,他这屋子,简陋,并且没有拴门。
走将进去,瞬间就觉得有些狭窄。屋子里的摆设也是极其简陋,就正堂处摆着一张高案,桌案上摆着一座小山一样的米,用米斗盛着,米上香烛,米前贡品,还有各种灵符等杂七杂八的物件。
“这老道莫非还会妖术……”大壮牛嘀咕,崔百醇连忙止住了他的话头。
且看杨半仙一阵念叨,然后捧起一捧米让求药之人拉过衣襟接住,又取朱砂黄符,刷刷鬼画一般,而后道:“这神米饱食香烛,回去以后小火烹煮,连汤带米食之,一日三次,共计三次,切不可贪多一次食下。”
“是是!”求药人连连点头。
“灵符贴于睡榻,大门两处,驱邪避凶,还望贵子快快好转。”
“赶道长吉言,赶道长吉言。”求药人连连作揖道谢,这才辞去。
大壮牛直看得龇牙咧嘴,再也忍不住的说:“道长,给俺也来上一副吧!”
“贫道这药只治风寒小病,居士所害相思杂疾,贫道甚是有心无力啊。”
“哈哈哈哈……”大伙一直笑。
大壮牛也不在乎,虽然面有羞涩,但还是摸了摸脑袋,道:“你怎乱说,当是为老不尊,让人家寡妇孩子惹得闲话,俺今天也落水了,风寒杂病肯定是逃不掉的,就当是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吧!”
“哈哈哈哈,好吧好吧,贫道这就为你求上一贴!”
当下拉了大壮牛站到中间,一通做法,得了灵符神米之后,他才咧着嘴开怀大笑。
正在众人欢愉之时,法晦站了出来。
“阿弥陀佛,有幸来此遇到诸位,实在是贫僧一生之中的大幸,只是缘分到此,贫僧今日便要向诸位辞行了。”
“啊,大师你要走吗?”
“好好的干嘛要走啊?”
“这里多好啊?”
“留下来吧大师?”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直把法晦说得眼角湿润。想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且听大师言语。”陶潜拦着众人,听得此话,大家才安静了下来。
“多谢诸位美意,只是贫僧不得不去。贫僧师弟法显已从西域取得真经,一路西行,不知多少凶险。取经的时候贫僧避世不去,这朝翻译经文,贫僧若再不去,当是愧对先辈,愧对佛祖,不堪佛门弟子的称谓了。”
听得此话,大家不知道再怎么劝说,法晦大师在这里,每次看到他时你都能获得平静,他就像一幅山水,平静安宁,让人如沐清风,放下烦恼。
桃林里故去的生命都是他用往生咒安抚,新来的灵魂也是他用安宁的佛音洗礼。
如今,他就要辞去,大师今年已将近八十,可能,恐怕,这将是桃林人最后一次见他了。
陶潜负责送大师出去,毕竟这个林子,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身后,高埂上种了一排树,一一看去,乃是桑,棕,李,松……村民们远远的站在高埂上,目送两人走进林子,大桑树底下坐着的,是一个邋里邋遢,又哭又笑的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