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莫名说的有些心虚。
行径的马车渐渐远离了喧闹笙箫。
快到阮府时,马车里的人就听见阮清也激动的声音。
“乖女,是我的乖女到了吗?”
阮韵玲也顾不得什么礼仪,冲下马车朝着人一路小跑过去。
撞进阮清也的怀抱里,她娇滴滴地喊了句,“爹爹娘亲,孩儿好想你们。”
阮母声音哽咽,“好孩子,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在我们身边好好待着。”
“嗯。”
回到府邸,阮韵玲一瞬觉得既安心又熟悉。
整个阮府的布置,同她在太原老家时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这里,还有她的双亲。
阮母拉着她的手,轻轻摩挲着,“我的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没有的娘亲,祖母和伯父们都待我很好。”
阮韵玲一开始时也埋怨过,父母竟狠心将她安置在老家,几年都看不上一回。
后来懂事了,便也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阮清也长叹一口气,“都怪为父总是战战兢兢。要不是你祖母写信说你快及笈,我这个做父亲的,还在瞻前顾后。”
“不过现在乖女不用担心了。如今整个上京城,无人敢再说什么闲话。”
阮韵玲乖巧地点点头。
她可不敢将今日在酒肆中听见的那些胡言乱语说给父母听,省得徒增他们的愧疚。
福了福身子,又应:“爹爹放心,祖母从小教孩儿规矩,如今回来决计不会丢了阮家的脸面。”
阮母看她这般乖巧懂事的模样,甚是难过。
柔声反驳道:“傻孩子,说这话做什么。你父亲勤勤恳恳了半生,不就是为了让那些人闭嘴。”
“好了,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了。”阮清也提醒。
三个人又围着饭桌说了很多话。
阮韵玲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从前在太原老家时,祖母整日只严厉的教她规矩礼仪,势让她成为整个南吴最得体的世家贵女。
像现在这样的放松,她早忘记是什么滋味了。
虽然她很清楚,未来在上京城的日子未必会比在老家时轻松。
更深露重时分,三人才终于停歇。
二老将阮韵玲送回院子,阮母在门口询问道:“过几日,汝阳县公的孙女及笈,你想去看看吗?”
“不想去也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阮韵玲当即听出了母亲的想法,是想带着她融入上京城这些贵女之中。
她便没有推辞,弓身回道:“娘亲我去。孩儿也想去多学些东西回来。”
离开了阮韵玲的院子,阮母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官人,我是真真心疼玲儿。如今这样子,哪里还有当年送去时的半点活力。”
阮清也也是长叹一口气。
“不知将她送去老家,到底是对还是错。”
片刻后,他又摇摇头,“不过,好在她身有怪力的事还没有任何人知道。”
“若是在上京城长大,指不定要经历多少流言蜚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