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事情让汗阿玛这麽高兴。」胤礽走过去,坐在康熙身旁。
「我们胤礽已经是个大人了。」康熙收敛了几分笑意,「你之前说不想身旁有宫女伺候,朕答应了,但是太子妃总不能不选。」
「朕知道你是个有想法的人,所以先来问问你,可曾想过未来福晋是何种样子?」
胤礽方才想好的措辞,被康熙突如其来的问题,全都打乱。
原本在看到康熙笑意後,他已经想好了,一会儿不管汗阿玛说什麽,他都顺着汗阿玛说,将汗阿玛哄得更加开心,然後再拿出自己的奏摺,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样不管行不行,都不会让汗阿玛的心情变差。
但康熙的问题是胤礽之前没有想到的,原本准备好的话语也彻底用不上了。
「保成没想过?」看胤礽沉默,康熙又继续说道,「你没想过也没关系,朕心中倒是提前有几个人选,你不妨看看?」
胤礽还是没能说话,他总不能在汗阿玛说这些的时候,依旧一心拒绝,说自己没有成婚的打算。
一国储君,没有成婚的打算,没有选定的太子妃,往小了说确实是太子的私事家事,但往大了说也能够扯到国家大事。
胤礽不想这麽麻烦,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儿子自小便不曾接触过女子,自然也对其一无所知。」
「只是儿子希望,太子妃的人选能够是儿子自己选定的。」胤礽不卑不亢地看着康熙,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康熙久久凝视着胤礽,父子两人在无声之中形成一种对抗的姿态。
「你可知迎娶太子妃意味着什麽?」康熙脸上的笑意已经消失,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儿子知道,但儿子更知道太子妃是要同儿子携手一生的人,她是儿子的妻子,是日後的帮手,因此儿子更希望对方能够是一个和自己有话说的人。」
「汗阿玛亲自挑选出来的人定然不会差,是以儿子更想在汗阿玛给出的范围内,选一个更加合自己心意的人。」胤礽这句话说得很慢,但却让康熙的表情好转了很多。
「放心,我儿子定然是要配这大清最好的女子。」康熙的声音舒畅起来,不再紧盯着胤礽不放。
两人开始下棋,乾清宫中一时间只有棋子落下的啪嗒声。
「太子妃若是选的好,对你的好处只多不少。」棋局过半,康熙率先开口。
康熙足够了解胤礽,胤礽自从懂事起,便因为有特殊的教导,一次次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而这些做法实行下去之後,确实让大清变得越来越好。
康熙觉得这种改变不错,只有大清越来越好,百姓们才会对大清拥有归属感,这是康熙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
自从实行这些政策以来,百姓们的生活肉眼可见得到了改变,越来越的人开始感恩朝廷,大清的民心归顺,各地起义少了许多。
而这些改变也足够让康熙清楚,一旦胤礽正式掌权,一定会带来更大更好的改变,为了胤礽口中的未来早日到来,胤礽不会停下自己改革的脚步。
但新派改革必然会触动现有状态下大臣的利益,若是胤礽做的过分,胤礽说不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而一个娘家强大的太子妃,是胤礽天然的盟友,这对於胤礽日後的改革绝对是一场助力。
因此胤礽的太子妃,绝对不能只遵循他自己的心意。
一个合心意的太子妃和一个十分能干的家族,康熙愿意引导胤礽选择後者。
当然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太子妃合心意的同时,她的家族也能够给胤礽提供最大的助力。
两人棋局结束,康熙没有再留胤礽,而是让胤礽尽快回到毓庆宫。
胤礽前脚到毓庆宫,後脚梁九功便带着东西前来。
「陛下说,希望太子殿下您能慎重考虑。」梁九功将一份名单交给胤礽,不带一片云彩地离开。
胤礽看着梁九功送来的东西,心中知晓这些东西里肯定有未来太子妃人选的家族情况,太子妃本人的情况,还有太子妃本人的画像。
胤礽摸摸自己怀中没能送出去的奏摺,到底是打开了康熙送过来的名单。
名单上一共有四个名字。
其中第一个独占一行,甚至还被汗阿玛用朱笔圈了起来。
胤礽知道这是汗阿玛在告诉自己,他最属意这家的女儿。
胤礽看了一眼,将这名单放到一旁,不再拿起。
这是汗阿玛在明晃晃告诉自己,未来的太子妃只能从这四家中选,若是真的一心听从汗阿玛的意见,就应该直接选第一家。
胤礽多年来受到的教育,在此时好像把他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部分在说你是太子,太子娶妻是天底下全都关注的事情,你不能轻举妄动,况且这四家是汗阿玛精挑细选出来,日後一定会助你良多。
另一部分则在感叹,身为太子又怎麽样,你到最後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说了算,你这样的太子还不是只能听从皇帝的命令。
胤礽混乱地摇了摇头,将心中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驱赶乾净,汗阿玛送来的这些东西也全都让德柱收进了库房,找机会处理掉。
他应该相信汗阿玛,更应该相信自己。
汗阿玛亲自选出来的太子妃一定是方方面面都有优点的,而以後的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能仅凭自己一时间的判断,而轻易下结论。<="<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