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对於整个国土的地形认知,有首脍炙人口且好玩儿的打油诗。
其中描述南境的部分。
摘录如下——
【。。。。。。
金陵江,长又长,横跨五州通四江,
陵江往南叫南沧,人人头顶冒金光,
金疙瘩,银疙瘩,不如韩王爷蹦躂!
冲冲冲!
一过南水岸,船夫三日不停杆,
二破嘉陵山,四峰两潭龙脊弯,
三要夺青源,青源城可不简单,
兵又强,马又壮,利剑如林威势旺,
铜城壁,铁碉楼,皇帝见了都发愁,
想拿南沧金满贯?你问韩王干不干!
罢罢罢!
。。。。。。】
这打油诗最初是走南闯北的匪徒们编的。
先说南沧百姓人人都戴的起金冠,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南沧富庶。
又说韩王爷稍微蹦一下,从身上掉出的宝贝就比金疙瘩还值钱!
这麽富庶,惹的匪徒们冲冲冲的想跑过去沾光。
去南沧要先渡江,从中州坐船到南水岸需要三天。
渡完江又要翻山越岭,嘉陵山上有四座险峰,两汪深潭,山脊就像龙脊似的弯弯绕绕。
翻过嘉陵山才能抵达平原,也就是南沧的都城青源城。
南沧平原地大物博,韩王养的兵将多,马也吃的膘肥体壮。
青源城的城墙用铜汁浇筑过,四周还有高高的碉楼了望塔,非常难靠近,连皇帝想打进去都得发愁许久。
有匪徒们只过去远远的望着城墙,心里就害怕了。
他们白跑一趟,只能遗憾的说声『罢罢罢!』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
第33章互相羡慕的两个少年
整个南沧被金陵江划分成独立岛屿,易守难攻。
除了追击太子那三万匈奴外,其馀匈奴大军都已经赶着渡江,正在朝南水岸附近的村庄进攻!
季沧海快马加鞭从青源城出发,不眠不休的赶路九个时辰。
算算时间这会儿应该刚抵达北大营,那是离南水岸最近的驻军场,约有五万兵马。
北大营是整个南沧平原的第一道防线,势必要守住!
韩王也肯定叫季沧海立了军令状。
而这个军令状的内容,大概率是季清欢的人头而非季沧海自己。
所以此刻。。。。。。
季清欢看着周围欢快的喜庆气氛,怎麽能不黯然。
南水岸那边估计今夜就要开打,他老爹要在前线与匈奴厮杀,拿命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