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大唐我妻武则天全文阅读 > 第十六章 薛仁贵上奏(第2页)

第十六章 薛仁贵上奏(第2页)

李治想到此处,便问:「长安仓有三百座粮窑,存粮怎会不足一成,这件事你能确定吗?」

薛仁贵道:「陛下可召户部官员询问,一问可知。」

李治沉声道:「伏胜,让户部尚书来见朕。」

王伏胜迟疑道:「陛下,自高尚书病死,户部一直没有任命主官,眼下户部主事官员,只有一位侍郎。」

李治皱了皱眉,堂堂掌管民生的户部,竟只剩一名副官,难怪粮食上出现这麽多疏漏。

「那就让户部侍郎来见朕!」

户部侍郎名叫长孙羊,是长孙无忌的族侄,此人并无才干,全靠长孙无忌提携关照,才坐上此位。

废王立武时,他极力反对,所以听说皇帝召见时,吓的腿都差点软了。

当他来到甘露殿,瞧见李治铁青的脸色时,二话不说,跪地请罪。

「罪臣长孙羊,拜见陛下!」

李治气极而笑,道:「你知道自己有罪?」

长孙羊苦着脸道:「臣反对立後,也丶也是迫不得已……请陛下饶命。」

李治道:「站起来说话!」

长孙羊见皇帝似乎并不打算办自己,陪笑着站起身。

李治道:「长安仓粮窑中,还有多少满窑?」

长孙羊愣了一下,道:「应该还有一百多窑吧。」

「应该?」李治眉头一扬。

长孙羊急忙道:「此事不归臣负责,陛下可找仓部郎中询问。」

户部下辖有四司: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每一司的主官为郎中,副官为员外郎。

李治叹了口气,连骂他的心情都没有了,摆手道:「传仓部郎中觐见。」

仓部郎中总算比长孙羊靠谱一些。

李治问起长安仓时,他回答仓中确实只有不到二十多窑的粮食,和薛仁贵的十分之一,基本吻合。

李治厉声道:「粮库都空了,你为何不上报?」

仓部郎中顿时大声叫冤。

原来自李世民晚年攻打高丽後,长安仓的库存就只剩下三成不到。

李治即位後,贺鲁又叛唐,阻隔了西域商路。

永徽三年,唐朝征讨过贺鲁一次,未能成功。

永徽四年,陈硕真在江南称女皇帝,虽很快被镇压,却也严重破坏了江南赋税。

永徽五年,也就是今年春,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朝救援,唐朝发兵攻打高句丽。

今年八月,天降大雨,长安米价暴涨,为了平抑米价,朝廷又命仓部开仓放粮。

再加上这些年来,关中树木越来越少,很多良田变成荒地,关中收成一直下降,长安人口却越来越多,已超过百万。

所以长安仓只剩下一成粮食,并不是他的责任。

李治沉声道:「粮食不足,前方军队供应,岂不是马上也要出问题?」

仓部郎中陪笑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已向含嘉仓的仓正下令,让他半年之内,从含嘉仓调一百万石粮过来,当可解决危机。」

洛阳有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能保持粮食百年不腐,是唐朝最大的存粮之地,规模大於长安仓。

而且洛阳有运河便利,江南丶河北的粮食,通过水路,源源不断运输到洛阳,含嘉仓一直都是接近满仓状态。

薛仁贵忽然道:「陛下,从洛阳无法调粮。」

仓部郎中急道:「薛将军何出此言?」

薛仁贵道:「近年来,黄河泥沙越来越多,三门峡一带水流越来越急,且有人门丶鬼门丶神门三道峡谷,大船无法通行,水路运力低下,无法靠运粮解决危机。」

长安与潼关之间,有条广通渠,是隋文帝命宇文恺修建,连接长安与潼关,引渭水入黄河,形成长安与洛阳的水路。

只不过这条水路因三门峡一带的峡谷礁石,险峻异常,远远比不上大运河。

仓部郎中又道:「水路不行,还有陆路啊!」

李治瞪了他一眼,道:「你指望能从崤函官道送多少粮食过来?」

潼关之後,便是有名的崤函官道。

这条路位於深谷之中,且有十几座关隘,通行不便,只要一下大雨,就会堵塞道路。

连李治都知道,走这条路运输粮食,极不稳定,这仓正竟不知。

由此来看,户部简直养了一群酒囊饭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