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大唐我妻武则天全文阅读 > 第二十四章 给事郎刘仁轨(第2页)

第二十四章 给事郎刘仁轨(第2页)

凡是跟着太宗皇帝攻打过高句丽的官员,都和太宗皇帝一样,对高句丽有一种异常的执着。

一名白面微须丶仪表不凡的四十多岁官员笑道:「你消息倒快,来的是金仁问,连夜吊上城墙的。」

此人是秘书少监丶兼崇文馆直学士上官仪。

徐孝德道:「如此火急,莫非高句丽又发兵攻打新罗?」

上官仪道:「正是如此。」

徐孝德皱眉道:「朝廷正在对突厥用兵,只恐难以兼顾,这可怎麽是好?」

上官仪淡淡道:「让世家派和许尚书他们操心去吧,咱们想再多也没用。」

众人都叹了口气,他们这群人平日虽也能议议国事,在朝堂上,却并无多少发言权。

有人道:「待会两派又要争斗,咱们该怎麽办?」

另一人冷冷道:「什麽怎麽办?默不作声便是。」

先那人道:「有徐侍郎带头,咱们也许能说两句话呢?」

众人都看向了徐孝德。

徐孝德想起女儿派人给他送的信,让他来京後千万小心,莫要涉入朝堂争斗,便没有吭声。

他转头朝一个黑脸老者道:「刘葫芦,你怎麽看?」

那黑脸老者名叫刘仁轨,在门下省担任给事郎,因其骨骼宽大,身材魁梧,倒不像文官,更像武将。

因他平日寡言少语,像个闷葫芦,朋友便都叫他刘葫芦。

刘仁轨沉默了一会,道:「不足为虑。」

徐孝德愣道:「什麽不足为虑?」

众人也都纷纷追问,刘仁轨的嘴巴却像被缝住了,再不肯多说一句话。

又过了一会,官员陆续到齐。

徐孝德悄悄观察,发现韩瑷丶来济等世家官员都显得很镇静,相互之间只偶尔说上一两句话。

反倒是许敬宗等拥武派官员,个个面露愁容,相互间窃窃私语,显得非常焦急。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上次朔望朝结束後,朝堂风向开始转变,许敬宗等人都有些得意忘形。

昨夜城门校尉将消息传到中书省,李义府和王德俭手下的守值吏员,倒还忠心,前往二人府邸报信。

只可惜,二人都不在府。

李义府在外面包了外房,歇在外室家中。王德俭则与好友去了芙蓉园,游船曲江,彻夜未归。

直到黎明时分,还是武皇后派人询问许敬宗,许敬宗才得到消息。

许敬宗又慌忙将消息告诉其他人,眼下朝会在即,他们也只能抓紧时间,商议一下对策了。

越是匆忙,头脑越乱,一时之间,哪里想得到好对策?

李义府自知犯错,为将功赎罪,十分积极的出主意。

「待会他们定会提议撤回征西大军,转而出兵辽东,这事挡不住,咱们只能设法保住英国公,不让他带兵就是。」

无论世家派官员,还是拥武派官员,都觉得辽东情况比西域更加重要。

许敬宗沉声道:「不能主动让步,就算这一步守不住,也要跟他们掰扯掰扯,消耗他们的精力。」

李义府一拍额头,道:「许公说的是,是我糊涂了。」

袁公瑜道:「最後总是要商议出兵辽东,咱们提议谁代替李公?」

李义府道:「郑仁泰如何?」

许敬宗摇头道:「他能力不足,陛下对他也不信任。」

李义府又道:「契苾何力丶任雅相丶阿史那步真呢?」

许敬宗还未回答,丹凤门上的鼓声响起,崔义玄面色一白,道:「没时间了。」

远处韩瑷高声道:「崔大夫,朝会时辰已到,为何还不押班?」

崔义玄无奈,只好走到门洞口,高声喊道:「时辰到,百官朝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