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布抬头又偷偷看了武媚娘一眼,却也不敢再多说话,只将她的模样深深印在心里,跟着武元庆飞快离去。
武媚娘回到後堂,继续和母亲丶姊姊说话。
杨夫人是位七十多岁的妇人,因保养得体,并无多少白发,瞧见女儿回家後,更是欢喜极了,面色红润,精神极好。
只武顺得知自己诰命从国夫人降为郡夫人,闷闷不乐。
一家人正说话,家丁来报,弘化公主在门外求见。
杨夫人是隋朝皇室出身,颇知礼仪,心想女儿微服出宫,不见外人为好,便想让武顺去招呼弘化公主。
武媚娘握住她手,笑道:「母亲,她既与我家有渊源,就让她进来吧。」
杨夫人喜道:「你肯见她,那最好不过,请公主殿下进来吧。」
弘化公主在下人带领下,进入屋中,向杨氏福了一礼。
杨氏起身还了一礼,笑道:「公主多礼了。」
弘化公主目光忽然转向武媚娘。
她虽不识武媚娘,但她刚才行礼时,堂中所有人皆起身,此女却一动不动。
再瞧她神态气质,弘化公主脑中亮光一闪,朝武媚娘下拜道:「李平拜见皇后殿下。」
武媚娘笑道:「你见过吾?」
弘化公主忙道:「妾并未见过殿下,不过以殿下如此风华气度,天下脂粉英雄之中,也只殿下一人而已。」
武媚娘噗嗤一笑,道:「公主过誉了,快起来吧。」
弘化公主款款起身,武顺过去扶她坐下。
武媚娘问起她在吐谷浑的生活。
弘化公主答了几句,忽然流着泪道:「和平的生活,总是美好的,只可惜马上就要被破坏了。」
武媚娘蹙眉道:「你说的是与吐蕃的事?吾听过一些,你们边境似有纷争?」
弘化公主急道:「并非纷争,而是吐蕃的二十万大军,即将踏上吐谷浑的土地!」
武媚娘凤眉一凝:「二十万大军?」
「不敢有瞒殿下,那吐蕃二十万大军,已集结在巴隆河北岸,随时进攻白兰城。」
武媚娘道:「白兰城不是白兰羌的吗?」
弘化公主道:「是的,正因白兰羌害怕吐蕃入侵,才向我们求援。」
武媚娘沉吟半晌,道:「你跟吾说这些也无用,眼下我大唐无法助你们。」
弘化公主道:「我知道,大唐在向西突厥用兵,无暇多顾,我国只盼得到大唐支持!」
武媚娘道:「你想要什麽样的支持?」
弘化公主左右看了一眼。
武媚娘站起身,说道:「母亲,我出去一下,与公主说几句话。」
杨夫人忙道:「你们在这说,我和顺儿出去便是。」
不等武媚娘拒绝,拉着武顺离开,还将下人遣走。
武媚娘让张多海带着几个人守在门口,朝弘化公主道:「现下无人,有什麽话,尽可直言。」
弘化公主道:「殿下有所不知,我们已与白兰丶党项丶东女国暗中联手,准备一起对付吐蕃。」
「只不过党项和东女都提出要求,他们只愿听大唐调遣,希望大唐派一名将领,做联军主帅。」
武媚娘道:「你希望我们派谁做主帅?」
弘化公主忙道:「听凭殿下和圣人做主便是。」
武媚娘凝思片刻,忽然问:「你们可知吐蕃虚实?」
弘化公主点点头,道:「原先知道的也不甚清楚,幸得东女女王相告,才知晓吐蕃军备。」
武媚娘道:「她如何知晓的,可准确?」
弘化公主道:「宾就女王曾亲自潜入吐蕃,查探一年,损失数十名密探,才得到这些情报。」
武媚娘点点头:「倒也不容易。」
弘化公主道:「据她所说,吐蕃有军队三十二万左右,骑兵六万,装备精良,披甲之人,十中有五。」
武媚娘心中一凛。
吐蕃兵多她不在意,大唐经常以少打多,五万唐军就能横扫任何国家,凭的就是士兵勇猛丶装备精良。
唐军甲兵十中有七,吐蕃差的并不远,这比他们军队人数,更令武媚娘忌惮。
她站起身,道:「吾只能将这些话转述陛下,陛下同不同意,吾也不能确定。」
弘化公主忙也起身,躬身道:「殿下愿向圣人美言,李平已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