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枉生录 未晏斋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外间都以为,当了皇帝,必然万事如意。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朕也不能免俗。」

娴贵妃小心问道:「谁让皇上不如意,皇上还不办他?!」

乾隆笑一声道:「自然要办,不然,这些张狂文人自命『清流』,把我大清当做的昏君党臣一般,竟要逼到我头上来了。」

「还有谁这麽胆大妄为?」娴贵妃随口道,随即发觉不对,忙道歉说,「臣妾糊涂了,军国大事,本不该臣妾过问。只是心里气不过,一时失了口。」乾隆的脸色在黑暗里看不清楚,只是含含糊糊道:「你放心,朕御极十数年,当皇孙时就蒙皇祖亲自教导,国家政事也了然了几十年,不怕他们翻天。」

过了一会儿又问:「你哥哥是江南巡抚?」未等娴贵妃回答便自答道:「是的,尹继善在两江做得很好,改日调到直隶,你哥哥倒可以升擢了。」

娴贵妃心头一喜,斟酌着说道:「臣妾的哥哥做得如何,臣妾也无法过问,总是皇上心里明镜儿似的,总不会错。臣妾蒙皇上青睐,却不想外人说什麽闲话。」乾隆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你现在谨小慎微得过了。我自然知道你不会弄权。朕的後宫,也不会出宠嬖弄权的事。若说怕人家闲话,朕就不敢用傅恒高斌了。」

娴贵妃心头又有点酸:傅恒是皇后亲弟弟,他宠信国舅也就罢了。高斌只是贵妃的椒房亲眷,而今高贵妃都殁了多少年了,高斌连着他儿子依然宠信不衰。而自己,一门微寒——又谨小慎微个什麽劲?正想着,乾隆的手从被窝中伸了过来,在她滑不留手的皮肤上上下游走了几回,娴贵妃觉得脸忽的热辣起来,轻声道:「皇上……」

「请皇上保重龙体。」声音已是从喉咙口里发出的了,到最後几乎听不见,只剩微微的呻吟压抑不住流溢出来,细语呢喃愈使人心醉。

云雨之後,乾隆又睡着了,直到卯初二刻才被叫醒。依例御门听政後,便是各部的「叫起」,起先都是军机处,然而讷亲被杀,傅恒丶兆惠丶舒赫德出征,张廷玉年老体弱装聋作哑,剩下的几个资历又浅不大则声,乾隆便觉得厌倦,谈了些大事吩咐拟旨之後,乾隆道:「朕循例下诏求直言,开御史试,原是有从善如流的意思,偏生有些不安分的以为朕畏惧清议,便要变天。昨儿个有个参加考试的编修,妄言国政,嫌朕『轸域太分』,竟是要罢免我们满人,独尊他汉人才叫合意了。」他掷下一本卷子,道:「你们瞧瞧他讥刺朝政的本事吧。」脸上已经带了三分怒容。

为首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他是三朝老臣,资历最深,在雍正朝尤受重用,竟破格配享太庙;然而到了乾隆朝却颇为皇帝所忌,早年与鄂尔泰争斗,已落了下风,这两年名为「清心寡欲」,毕竟在朝多年,凡事资格太老,求教者太多,也总有点卖弄资历的意思。因他已经上表请求致仕,所以故意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草草一看,便交给下首的汪由敦。

汪由敦也是汉臣,细细看看这份答卷,先看署名「翰林院编修臣杭世骏」,默默沉吟,记起雍正年间杭州仁和是有这麽一个举人,当时才称一时,名噪天下,乾隆元年又中博学鸿词,当时就点了编修。没想到时隔十多年(2),还在编修的位置上,为人处世可见一斑。再看正文,最触目惊心的是这样一段:「意见不可先设,轸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号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三江两浙天下人才渊薮,边隅之士间出者无几。今则果於用边省之人,不计其才,不计其操履,不计其资俸。而十年不调者,皆江浙之人,岂非意见轸域?」汪由敦也是「文学之臣」,素来惜才,觉得这个杭世骏语气中虽有些狂傲,也不到讥刺朝政的程度,只是皇帝心中满汉分界太明,为他求情无异於引火烧身,自己犯不着无端惹事,把卷子又传了下去。

大家都不说话,乾隆便有点不悦:「朕命交部议处,按例,应该拟什麽罪?」

张廷玉为班首,自然头一个发言,说道:「後生小子,自命有才,实则无行。皇上权衡人才,自有圣心独到之处,国家抡才选吏,岂容这等跳梁小丑多嘴。」说了半天,似重就轻,加之他其实对乾隆当年宠信鄂尔泰而打压自己已经很不舒服,如今又对乾隆重用傅恒而故意略过自己亦不满意,怨望之心,不时流露出来,乾隆听了脸色便不怎麽和善,冷冷一笑,目光瞥向其他几人。

汪由敦狠狠心道:「怀私妄奏,部议的自然是死罪。」

新进军机不久的武英殿大学士来保(3)却朗声道:「杭世骏本是无知狂生。皇上不必与他计较。」

乾隆冷笑道:「朕自然不与他一般见识。只是国法也越不过罢了。」

来保听得乾隆辞气不善,忙以头碰地:「奴才的意思,杭世骏当年还是生员的时候,就常常大放厥词,高谈阔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好些话奴才听来,只以为是胡说,朝中有这样一个狂生,皇上又能优容,岂不是正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乾隆本来也不欲取杭世骏的性命,因而点点头也下台道:「部议从重,朕这里自然要从宽发落的。军机处拟下朕的旨意:满汉虽是远迩,然而皆是朕的臣工,朕从无歧视。国家教养百年,满洲人才辈出,何事不及汉人?天下督抚,原是因其才具来授其职司,朕从未考虑过满汉谁应多谁应少。」他思考了一会儿,又道:「江浙素来人才辈出,然而狂妄无道的学子也多。朕久居京师,南边那麽大的地方还从未巡幸。今年开春,朕准备南巡(4)。」

自古帝王巡幸,都是花钱如流水的,不过此时国库丰盈,也花得起。几位军机大臣不敢有丝毫表示,只是领旨称是而已,唯有倚老卖老的张廷玉,眉头微微一皱,露了些「不然」的神色。虽然神色一逝而过,乾隆还是看在眼里,对这位华发龙钟的三朝老臣不由愈发厌恶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1)按指皇帝不招幸嫔妃。

(2)杭世骏参加御史试触忤圣意,事发於乾隆八年。改为此时,为了一定要给杭世骏留个酱油的位置,向这位有才有骨无俗气的文人致敬。

(3)原求情者是徐本。不过太酱油了,选一个人品也不错,也不是特别酱油的人来冒充。

(4)乾隆第一次南巡在乾隆十六年。不过我又架空时间了。

*******************************************************************************************

米有政治的古代文总觉得不厚实,加了政治的古代文又会涩。权衡真难,不过还是从了我的本意。也许这部小说写上一部分,会开个新坑,写点穿越小言神马的放松文章,当个「双坑党」。

☆丶江南行暗查墨吏

过了新年,便是筹备皇帝南巡,忙翻了各个衙门,沿路的州府道更是不胜惶恐,加意翻修行宫,以备乾隆巡幸。乾隆却降下圣旨,命各地不得劳民伤财丶铺张浪费。

过了三月,天气渐渐温暖舒适起来,各宫的地龙都减了炭火,各宫的小宫女们也穿着得轻盈起来。蓉格儿和苇儿着一身紫红色湖绉丝棉袄,长长的辫梢上系着大红绒线发绳,缀着大红丝穗,越发显得头发又黑又亮。<="<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