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什么时候做完的?!”
李副厂长瞪大了眼睛。
他虽然不是机械专业的,但知道一个新机器在排产时的操作指导有多难。
由于是新机器,没有过类似的生产。
那么在排产时就得考虑到每一个细节。
比如一个用车床车一个转动轴,需要几道工序,几台机器合作。
落实到工位操作的时候,原料的摆放,刀具的安装,车铣到什么程度,共分多少步骤等等。
都得在操作指导书上写清楚。
一个转动轴都这么麻烦了,更不要说一台新机器有几十个零件了。
因此设计岗位工序是个大难题。
李怀德要求赵卫中三天完成,其实是想来一个下马威。
怕赵卫中太狂,以后镇不住。
没想到赵卫中有狂的资本。
放到生技部也得一个星期的工作量,他竟早完成了,还是一个人完成的。
李怀德有理由怀疑赵卫中在说谎。
“卫中啊,操作指导书的工作量很大,不是喝酒聊天那么容易的,你一个人就完成了?难道在样品机成型之前,就开始设计制造工序了?”
“没错李厂,你等会,我这就回办公室指导书给你拿来,正好方便你照着指导书安排新设备和工人。”
赵卫中的操作指导书是从脑海里的大百科全书里摘取的。
那都是未来21世纪某农用机械厂的生产资料。
专业性不是一般的强。
他只做了一些轻微的修改,把一些未来的词汇抹除。
一些未来的设备也修改成轧钢厂现有生产设备。
有了这个外挂,生技部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活,他一个下午就能完成。
当一沓指导书摆在李副厂长面前的时候,
老李的气场瞬间缩小。
看了看指导书,又看了看赵卫中。
李怀德甚至有些怀疑,他这么急功近利的来新车间抢功劳,是不是走错了一步棋?
这赵卫中也太强了!
以后的成就绝对在他之上。
“嗯……很好,不错……”
李怀德心情复杂,有些无奈,有些忌惮,还有些失望。
偏偏还要装出惊喜赞赏的样子。
表情别提多复杂了。
“我这就去跟杨厂长和林总工商量一下,尽快的把新车间的设备和工人给安排好。”
赵卫中嘴角微挑,心想你是正主任,又是副厂长。
安排新车间设备和工人,还不易如反掌?
跟杨厂长林总工商量什么?
难道你一个人办不了?
李怀德还真办不了。
没有那个金刚钻,非要揽这个瓷器活。
新车间的生产设备要从其它车间里调用。
调走哪台机器不耽误原车间的后续生产,他可不懂。
工人也是一样的原理,调用哪个工人,或者扩招什么样的新工人,他也是两眼一抹黑。
论管理食堂、宣传、卫生、保卫科等,或接待领导、访客,亦或者抓工人们的纪律和作风。
那李怀德是行家里的行家。
担任新车间生产主任就次了点。
不是他不厉害,而是隔行如隔山。
这很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