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长安朝云晁灵云身份 > 第76页(第1页)

第76页(第1页)

“原来如此。”晁灵云笑笑,放下梳子,挽起一头青丝,“殿下没猜错,刺杀牛僧孺的人就是我。这也没什么好说的,殿下最初是在哪里遇上我的,总不至于忘了吧?”

晁灵云三下五除二地挽好一个发髻,才意识到自己的发簪已经丢在了马车里,刚要蹙眉,就看见李怡将一根发簪递到自己眼前。

“若不嫌弃,就先用我的。”

雕琢着螭龙的白玉簪通体莹润,样式与李怡曾经送给自己的金耳坠颇有同工之妙。

晁灵云脸一红,犹豫地望了李怡一眼,见他神色一派从容,反观自己却是一副露怯之相,顿时没好气地从他手中抽过簪子,牢牢地插进自己的发髻。

借着这一点契机,李怡刚想与晁灵云再说几句话,王宗实却煞风景地捧着一套衣裙走进厢房,殷勤地开口:“娘子换上这个吧。”

晁灵云看了一眼王宗实手里的裙裳,不放心地问:“这是谁的衣服?”

王宗实与满脸阴云的李怡对视了一眼,唯恐人头不保,哪里还敢再说实话:“这是女信徒布施的衣裙。明日腊八,寺里会为穷人提供一批过冬的衣粮。”

他这话真假参半,后一句倒是千真万确。晁灵云终于打消了疑虑,接过衣裙去屏风后穿好,走出来向李怡告辞:“殿下,大恩不言谢,就此别过。”

李怡知道自己留不住她,只能恋恋不舍地看着她起身离去,沙哑地道别:“慢走……不送。”

晁灵云刻意忽略他的目光,面无表情地走出禅房,却在跨过门槛的一瞬间,眼中盈满了怅惘。

说好了放下情愁,终究意难平。

她在腊月的寒风中深深吸了一口气,满腔躁郁被寒冷驱散了几分,定了定神,这才顺着来时的路往山门那里走。

沐浴在冬日阳光下的荐福寺庄严祥和,一片静谧。晁灵云步履匆匆,在穿过一道角门时,冷不防听见了一阵熟悉的笛声。

这调子,不正是自己买盐时发现的曲子吗?她心中一动,被心头油然而生的欢喜鼓动着,暂时放下了离开的念头,顺着那悠扬的笛声一路寻找,很快便发现了一座名叫“禅师殿”的佛殿。

那笛声正是从禅师殿中传来,晁灵云刚想过去一探究竟,却远远瞥见一道眼熟的身影。她立刻停下脚步,躲在一座供养塔后面,看着一身青衣的吴青湘从自己眼前快步走过。

她这是要去见李怡吗?看来这偌大的荐福寺,每个人都在各自奔忙,只有自己才是不速之客。晁灵云暗暗思忖,心情不觉跌入谷底,等到回过神时,才发现一路追寻的笛声已然消失。

“狸奴不解语,唯寄红尘里……”她低声喃喃,将那写在曲谱后的小诗咀嚼了一番,蓦然意兴阑珊,转身离去——如果谱曲的真是位出家人,自己一个六根不净的红尘客,又何苦前去打扰?

不如曲终人散。

你的发簪很眼熟

禅房中,吴青湘低着头拜见李怡,轻轻道了一声:“殿下。”

“起来吧。”李怡坐在绳床上打量着她,关心了一句,“听说你受伤了?”

吴青湘目光一黯,低头承认:“是我技不如人。”

李怡听了她的话,有点无奈地低语:“我是想问你,伤得重不重。”

吴青湘瞬间抬起头,眼中闪动着细碎的光彩,嘴角两边浮现出隐隐的梨涡:“多谢殿下关心,一点小伤,无足挂齿。”

李怡没有在意她脸上瞬间焕发出的光彩,径自问道:“我一路未曾接应到你,你是如何脱身的?”

“我本想与殿下会合,奈何神策军追得太紧,我只好另寻隐蔽之处藏身。”吴青湘回答,故意隐去了遇上国舅一节。

李怡一向信任吴青湘的能力,不再细问,起身缓缓走到壁柜前,取出药箱里的金创药递给她:“拿去按时涂,一日三次。”

“谢殿下。”吴青湘感激地接过药瓶,紧抿的双唇弯出一抹笑意。

李怡看着她低头站在自己面前,一派淡漠从容、似笑非笑的模样,就仿佛看见了另一个自己。也许当初正是因为这份感觉,才让他在机缘巧合之下救了她之后,决定让她留在自己身边。

他对吴青湘这一类人有种天然的信任,毕竟头脑清晰、遇事冷静的人,才不会轻易迷失本性。

李怡出于自信,用人不疑,却恰恰忽略了一点——所谓冷静,多半是因为用情未深,而冷静的人一旦燃烧起来,只会比普通人更加炽烈。

“这次失手,刘从谏必定会加强戒备,他在京这段时间,你未必还会有第二次机会。”李怡点明利害,劝了她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来日方长。”

“我明白。”吴青湘点点头,向李怡保证,“殿下放心,我不会误了正事。”

“跟着我,哪有什么正事,”李怡无奈地苦笑,转身低叹,“不过是苦等罢了……”

晁灵云原本打算来一场神不知、鬼不觉的刺杀,事后再悄悄回到平康坊,不让绛真察觉。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等她回到家时已经日上三竿,朝中两位大员遇刺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平康坊。绛真忧心如焚,见她回来,立刻将她拽进屋子,紧张地问:“你杀的是哪一个?”

“牛僧孺。”晁灵云乖乖招认,免得绛真更烦躁,“阿姊我错了,我不该擅自行动。不过阿姊你尽管放心,我有大仇未报,哪敢去招惹刘从谏呢?又不是活腻了。”

绛真松了一口气,又板着脸嗔怒:“就算是刺杀牛僧孺也不行!谁让你自作主张了?眼看大人就要回京,你若是伤了牛僧孺,让他趁机在天子面前博取同情,抓住机会留在京城,岂不是弄巧成拙?”

“其实有些事,我是怕阿姊担心,才一直没说。”晁灵云斟酌了片刻,决定告诉绛真,“我心里一直怀疑,牛僧孺几次三番找上我,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阿姊你想,牛僧孺堂堂一个宰相,手里的棋子绝对不差我一个,就算我能混进内教坊,也不至于让他如此上心,何况如今我已一文不名,更不应该被他放在眼里才对。”

“你的意思是说,牛僧孺已经怀疑你与大人有关系,所以将计就计命你接近大人,趁机为大人罗织罪名?”

晁灵云点点头,同时也向绛真坦白:“不瞒阿姊讲,我决定偷偷暗杀他,当然也有报仇心切、一时冲动的成分。”

绛真蹙眉沉思,许久之后才缓缓开口:“如今牛僧孺离京已成定局,就算他有心利用你扳回一城,也是鞭长莫及。等大人回来,我会将你的疑虑上报,到时一切都由大人做主,你别再轻举妄动。”

“是。”晁灵云赶紧答应,生怕绛真再发火。

姊妹俩刚说完悄悄话,就听侍儿前来报信:“娘子,晁娘子有客。”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辰,一般人谁会来呢?绛真与晁灵云对视一眼,扬声问:“是谁要见晁娘子?”

“是一位新客人,自称李五郎。”侍儿笑道,“那客人模样有些古怪,晁娘子去见了就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