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在黑龙江设水师,耗费实在太巨。”
认为与其在黑龙江维持水师,不如在安东都护府设立舰队。
这支舰队可以多用桨帆船,适合海洋与内河运输。
朱由检对此点头颔许,下令道:
“命令安东巡抚洪承畴,自行筹建鲸海舰队。”
“这支舰队必要时要能开进黑龙江,运输物资和军队讨伐不臣。”
这样一番讨论下来,群臣都认同镜城适合作为安东都护府的核心,都护府驻地可以设在这里。
庙街虽然也不错,但朝廷没有能力在那维持长期存在。
甚至黑龙江巡阅使孔贞运都认识到,将来黑龙江两岸多半都会被分封,只有这样朝廷才能长期维持黑龙江航运。
为了防止此地出现太强大的势力,他建议道:
“成祖曾说黑龙江一带是锁钥之地,朝廷虽迫于无奈分封,却不能不做防备。”
“臣以为此地只可分封领主,不可分封藩国。领主最多拥有一个卫,受安东都护府管辖。”
“想开辟藩国的话,需要去黑龙江流域以北、或者更西地带。”
这引得群臣附和,朱由检也点头赞许。
最大方三百里的伯爵领,会让这片地方不会太失控。
更别说他在黑龙江河口,安排了个江陵公国存在。
未来如果这一带有领主造反,江陵公国的船队就会堵住河口,让他走不出来。
为了维护黑龙江航运的利益,江陵公国多半还会主动出兵,积极拥护朝廷讨伐不臣。
至于江陵公国是否会因为庙街这个要地太强大的问题,朱由检并不怎么担心——
因为庙街和苦兀岛太偏北,根本养不起多少人。
而且江陵公国没有不冻港,船队每年都要南下过冬。
这让江陵公国,根本就没有脱离朝廷掌控的机会。
所以张同敞这次不但没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封赏。朱由检向群臣道:
“黑龙江一带的收复,江陵公功不可没。”
“拟旨,册封张同敞为安东总兵,和安东巡抚洪承畴、安东护军使孔贞运,共同负责安东战事。”
把张同敞正式定为安东三巨头之一,和洪承畴、孔贞运共同负责安东战事。
收复黑龙江上游的张献忠,封赏更是丰厚,朱由检道:
“大西营游击将军张献忠,职位提升为参将,允许组建参将营、招募六千兵马。”
“其恢复故土之功,朝廷不可不赏。追叙此前功绩,册封伯爵爵位。”
“可以在黑龙江沿岸,选择三百里做封地。”
这个封赏,无疑大出群臣意料。
因为张献忠这一路根本没经历大战,很多人根本不认为他应该有伯爵赏赐。
枢密同知袁可立道:
“张献忠的功绩,封为子爵尚可。”
“封为伯爵的话,臣以为褒奖过甚!”
朱由检最初也打算封他为子爵,但是在看到张同敞转送来的胡良辅密奏后,最终决定封张献忠伯爵爵位——
封张献忠为子爵根本无法让这个人有触动,惟有伯爵,或许才能让他记得一点知遇之恩。
这些话自然是不能对群臣说的,他对群臣的解释是:
“张献忠虽说是恢复故土,其实朝廷对黑龙江上游,早已失去控制。”
“他的功绩,至少也能称得上拓土千里。”
“如此大的功绩,朕焉能不以伯爵酬之?”
“就算是帮助亲王开辟方千里的藩国,都能得到伯爵赏赐呢!”
这点群臣是认可的,因为所谓的海剌儿千户所、斡难河卫,其实就是在地图上有个名字。朝廷现在对那一带,完全没有控制力。
张献忠的复土,其实更应该称为拓土。以拓土千里之功,封个伯爵根本不过分。
更别说因为张献忠的行为,朝廷现了林丹汗的踪迹,能够对漠北的变故,及时做出应对。
这是不亚于征服阿鲁科尔沁的大功,甚至可以说是今年草原变局中,朝廷唯一的亮点和胜利。
所以皇帝这番话,理论上也说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