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好,以后都可以不用特意画眉了,省钱又省事。
又给春杏画了弯月眉,更是甜美可爱了。
“欣儿手真巧。”
有这么一个手巧的人在,还怕眉笔卖不出去吗?
元家人安定下来后,便重新去林家提了亲,姜氏和柳姨娘亲自去的。
得到明确答复后,后续便是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了。
过小礼时,元家凑出了她们能拿得出来的所有银钱,给林蕙置了一套头面。
过聘礼和婚期都定在了来年她满了十八岁再说。
林蕙给元毅张罗了一门活计,替她收集上游原料,比如山茶籽,艾草,桂花,茶叶等等,其实就是二道贩子。
得闲的时候,她还会陪他赶车去乡里收货。
小河沟村以及周边是堂叔林有强在替她收这些,林蕙给他的价格比药铺给的高出不少,都是赚点辛苦钱,更何况是一家人。
元毅那张脸在外面太招桃花了,每次都要先把脸涂黑一些再出门。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胆子大的,公然对他眼送秋波。
这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饶是林蕙好脾气,也忍不了了。
“你以后还是不要再到乡里来了。”
“怎的了?”元毅不明所以。
“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
“没什么,我说不来就不来了。”
“都听你的。”
这事说来元毅是挺冤的,天地良心,他的眼里除了林蕙,压根就没在意过别的人,哪里看得到人家是什么眼神。
林蕙冷静一下,也觉得自个挺莫名其妙的,当初让他来收货的也是她,她现在到底是在吃哪门子飞醋。
今年的秋收,税涨了不少,只是对林蕙相关的人来说,是没多大影响的。
八月是个好季节,于娇兰和大表哥的事终于定下来了,两人年纪都不算小了,于娇兰差不多也是双十年纪了。
照林蕙来看,她们这个年纪可才是人生的开始,还年轻得很,但她也拧不过这个时代的公序风俗。
两人的婚期定在九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娇兰这厢还好,大舅家却是忙得不可开交。
林蕙找了个日子,把承诺于娇兰的分红给了她,整整一百两银子,都会是她的嫁妆。
那年她救下于娇兰以后,脱离了故乡,于娇兰就算是流民了。
三年一造户籍,她家乡的籍应是早就被消掉了,于娇兰现在是入在林家籍下的。
大舅娘拜托何氏代为操办于娇兰出嫁一事,这事林蕙早就和何氏商量过了。
“蕙蕙早就和我说过了,放心吧,我们会把阿兰风光大嫁的。”
于娇兰的一百两嫁妆在这小城里,已经算很丰厚了。
何家怕委屈了她,把他们能拿出来的所有银子都拿出来,也凑齐了一百两聘礼。
实际是多于一百两的,还有她这几年攒的工钱和饰,也是不菲的一笔身家了。
林蕙从京城回来以后,又划了一块地修建新的宅子,惯常工钱都是一月一结,是以两个舅舅家现在也应是有钱的。
一百两虽是有点困难,但也不是真的拿不出来。
聘礼有时候不在乎多少,而是你在准备聘礼这个过程中的态度。
林蕙对大舅家在聘礼一事,还是刮目相看的,想来他们应是真心重视这门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