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泰二十年秋,节气呈祥。
增添了不少海外作物品种的大雍土地,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丰收的季节。
玉粟、土薯、甘薯、饭瓜、笋瓜、手瓜、树瓜、刺果、红果、参果、来豆、油梨等,大雍没有过的物种在这几年里都陆续培育出了足够多的种子,广为种植。
其中可以作为主粮的玉粟,产量比稻粟高,还可生吃。
土薯和甘薯的产量堪比参薯,味道还更为细腻美味。
而大如铜盆的饭瓜,产量更是震惊世人。
饭瓜瓜肉橙黄,煮熟后甜美可口,几乎得到所有人的喜爱。
特别是老百姓,如今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几乎都种植上了饭瓜。
加上其他由天子亲自遴选过的物种,大雍的粮食以及瓜果蔬菜品种比之以前丰富不少。
再加上国土扩张,以政利民,合理迁徙百姓,均衡展人口。
并限制权贵世家富户大户在各州府囤积土地的上限,让普通百姓也有置田买地的机会。
且因着外财不断,平民的税赋一减再减,不过几年时间,大雍国民的日子,就起了极大变化。
说粮丰衣足民富国强也不为过。
随着大雍百姓过上好日子,大雍邻邦与大雍的贸易也频繁起来。
仅仅几年时间,大雍与邻邦的通商隘口就增加了十几个。
大雍丰富的物资,由各种商队交易往外邦,贸易走向繁荣。
互惠互利之下,邦国愈趋于安分。
大雍的物产甚至跨越邻邦,走向更远之地。
在天子远海探索壮举的激下,凭着大雍的强国威名,越来越多的商队胆大气壮,志向高远。
不但为世人带回来更多域外之物,也增进了大雍与各国相互间的了解。
面对国库丰足,粮仓满溢,民安物阜的好光景,慕玄月欣慰有加。
历史长河中不乏盛世之景,但最多持续百余年就会走向衰落。
虽然没有千秋万代的国运,但她仍然希望慕氏皇族能长久保持应有的警惕,不断修正自己。
她是这般做,也是这般教导太子。
至于天子,在外十几年的弟弟,已经不太当他自己是皇帝,她也很无奈。
在外“逍遥”了十几年的天子,以自己对内政已生疏为由,没大事他都不上朝,让太子继续代父理政。
他与皇后在宫里开辟出的一亩几分地里,整日捣鼓各种“稀奇古怪”的作物。
没人会想到,天子如今竟然会甘于做农夫之活。
跨马握银枪,挑水扛锄头,大雍帝皇都做得。
嗯,还很顺手。
而对农活不陌生的皇后,是天子最好的干活搭档。
帝后二人在皇宫一角,经常头戴笠帽身穿布衣的挥汗劳作。
他们的辛勤专注,让司农司的官员都自愧不如。
因为好些海外物种,帝后培育得比他们司农司还好。
这让那些心心念念想让天子勤政上朝的臣子,有时候都有口难言。
毕竟帝后躬耕为民,是在做利在千秋之事。
慕玄月对天子安于农事也没多言。
如今国泰民安,四邻安分,弟弟无处可战,也不再有远航之念。
他在信守他当初说的回来就安分做皇帝的诺言。
哪怕就做个闲散帝皇。
当然,他最想做的还是太上皇,但太子目前并未同意承位。
没人比她更清楚弟弟的心性。
他知自己的长处,也知自己的短处。
正因为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才不恋至尊之权,用他自己的方式为大雍尽他所能。
她没有强迫弟弟上朝理政,有勤奋的太子在,问题不大。
有问题的只是某些心思过多的臣子。
天子的后宫至今仍是皇后一人,皇嗣单薄,自然有臣子“焦虑”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