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角色强化一句话故事
AmpingUptheLogline
怎样才能给你的创意确立一个最适合它的主角呢?很多时候,创意本身所能提供给你的仅仅是一些暗示。若想让你的创意奏效,往往就得在角色身上下功夫,要让主角经历最强烈的冲突、最曲折的旅程,还要给他设计一个最原始的目标,来尽可能地“强化”你的创意。为了讲清楚这一部分,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章里曾引用的那些一句话故事,试着把里面的主角换成其他可能的人选。
关于《四个圣诞节》,我只知道两个主角是一对年轻夫妻,都来自父母离婚后又分别再婚的家庭,因此他们的麻烦就是要在圣诞节这天拜访四个家庭。我的猜测是,这对小夫妻很想白头偕老,但一开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有问题的。他们逃避各自的家人,也逃避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不想离婚,但万事不可能完美无缺:毕竟他们才刚刚结婚不久!所以这一天对他们来说会是个考验。他们是想重复父母的老路,还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白头偕老,永远不离婚?我的确没读过这个剧本,不知道作者的选择是什么,但如果是我的话,就会这样写。
而且,不顾原生家庭的影响,想要永远相爱相守——这样一个深沉而原始的推动力,会让观众希望跟他们站在一边。这样一部电影我会想
看,因为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主角最终赢得胜利。所以,这个“简单”的故事前提立刻就有了很真实的意义。我们不仅找到了适合这个故事的角色,还给他们搭建好了剧情内在的旅途。现在,这两个角色跟故事本身融为了一体。而在此之前,你觉得这部影片只有海报还算有趣!
至于《佐州自救兄弟》,它的亮点之一,也是引起我的兴趣、让我开始脑补的东西,是一句话故事里用到的形容词。一个“谨小慎微”的老师,跟他的大舅子——一个“保护欲过剩”的警察,共同踏上一段旅途。他们的目标也很原始:争夺一个女人的爱,一个他们俩都非常在乎的女人。这些形容词明确地告诉了我这个故事将如何发展。对那个老师来说,这段旅途是一场严酷考验:在这个硬汉警察代表的“真实”世界里,他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自己的恐惧,从而赢得未婚妻的芳心?如果他够爱她的话,他就能。
但现在,让我们试着给这个创意换上不一样的角色。假如我们可以随意修改故事的基本前提,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假如这个追求妹妹的年轻人不是老师,而是个退役的特种兵呢?这下可就成了另一部电影了,我脑海里对它的想象因此发生了变化。然后我们再增加一点漫画式的冲突,把警察从纯爷们儿改成胆小如鼠的性格,相当于巴尼·费夫(B
arneyFife)#pageNote#0。而他未来的妹夫将会一边回忆自己在海湾战争中的经历,一边教他几招,还会时不时地陷入“千里凝视”#pageNote#1的状态中。而且这趟旅途很可能是前特种兵的主意。突然就变成一部跟原来很不一样的电影了,对吧?但这也是另一条可以走的路。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好的电影创意是如何被错误的角色设定彻底毁掉的。在我看来,这个剧本原来的设定是最好的。
而在《度假》的例子里,也是由形容词来告诉我们编剧的意图是什么。按照原本的角色设置,主角是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正要参加公司的周末集体度假,这是他的职业生活初体验,然而他发现竟然有个人想杀他。有意思!但我们来把角色改一改,看看在同样的前提下还有没有其他路可选。假如去参加度假的这个人已经65岁高龄了,已经在公司干了20年,正准备退休,会发生什么呢?所以现在这个故事变成了:有一家公司,为了不让老年员工享受退休后的福利,要在这些人退休前就把他们“裁”掉。基本上还是同样的故事:一次公司组织的度假,一起潜在的谋杀案,一个惊慌多疑的主角,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成了杀手的目标。但是整个冒险过程会变得很不一样,故事包含的寓意也发生了改变。同样的,观众也跟着变了:没有人会去
电影院看这个改过的版本。这个版本最多也就能拍成一个杰克·莱蒙(JackLemmon)主演的独立电影,而杰克·莱蒙已经死了。
重点是,你要用一个最合适的主角来强化你的一句话故事,这样才能让创意鲜活起来。说得更清楚一点,窍门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主角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能在剧情环境中引发最强烈的冲突。
>在情感上有最遥远、最曲折的路要走。
>能讨绝大多数人的喜欢!
关于最后一点,已经年逾四十的我有着切身体会。现在,我构思自己剧本里的主角时常常要克制和提醒自己,因为在我脑子里所有的人都是40岁。而且我脑子里想的,也是最能吸引我个人兴趣的角色,已经全都是些“存在主义式”的人物了——有一点厌世,但有勇有谋。是的!没错!而什么样的观众会买票看这样的电影呢……说实话,只能是一些工作时间擅离职守没处去的翘班人士吧(但是如果这样的片子真能拍出来的话,那么连法国人都会觉得我是天才)。
有时候我脑子里也会想一些适合蒂姆·艾伦(TimAllen)、史蒂夫·马丁或切维·切斯(ChevyChase)扮演的角色,但我会及时打住,对自己身在何处心里有数:这里可是崇尚年轻的好莱坞。刚才提到的几个演员放在合家欢电影里,作为群戏的一部分是没问
题的,但若是让他们当主角呢?绝对不行,或者在极少的情况下才可以。每当我克制住自己,但又不想对原本的设计做太多改动时,我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年龄。把面对存在主义困境的主角改成青少年,把正在经历婚姻危机的中年夫妻改成20多岁的年轻夫妻。这两个年龄段正是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这样的角色也正是观众走进电影院时想在银幕上看到的角色。
为什么非要跟市场过不去呢?
我想出来的角色,他们的年龄正好是我的盲点,你也有你的盲点。但一定要牢记我们的工作目标:瞄准大众市场,创作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看懂的高概念电影。不要因为你自己或你朋友喜欢某种东西,或喜欢某种流行趋势,或喜欢某种类型的人,就觉得其他人也会喜欢。曾经有个编剧在向我推销他的剧本时说,他写的是一部“为胡里奥·伊格莱希亚斯#pageNote#2量身打造”的杰作。这是真事儿!会有人去看这部影片的首映吗?我很怀疑。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强调,一定要走出去,在现实世界里向真实的人推销你的电影创意,观察他们的反应。
盲点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我老爹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早年间在广告业工作,有一次,他要向一个客户推销周日的电视广告时段。那个客户是个有钱人,他听了这个提案后非常犹豫,而他犹豫的原因似乎也非常合
理:“没有人会在周日待在家里看电视,大家都出去打马球了!”
显然,他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