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上官昭容是谁 > 第108章(第1页)

第108章(第1页)

“不错……六十三个字一字不差,不愧是文叔。”南音也查到了相关资料,“那这一块呢?”

“大周内史狄怀英,雅达政方,早膺朝寄,谨诣六朝清凉山,投金简一通,乞三宫九府,佑狄卿之灵。太岁庚子九月甲寅,使臣郑愔稽首再拜谨奏。”文老板读出金简上的内容,声音略微有些沙哑。

“这金简……对了,久视元年就是700年,是狄公去世的那一年。原来这金简分阴阳,阳为除罪,阴为祈福,替狄公祈福呀。”南音感叹道。

“狄公一生志虑忠诚,是精贯日月,廉公有威的大忠臣,武皇感念如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嘛。”雨林看着文老板道。

“哎,都是过去的事了……只是再见陛下亲笔,略有些感慨。”文老板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从容温和。

“金简上提到使臣郑愔,就是说这金简是他去放的,难怪是他的印记……可这线索为什么会引我们去了广西融水,而不是这清凉山呢?”南音思索着。

“哎呀,拿到就得了嘛,管他有什么联系呢,太费脑子啦!”雨林伸了个懒腰。

“多了解一些,对以后寻找印记多少有些帮助嘛。”文老板指着金简道,“你们看这儿,六朝清凉山,投金简一通。”

“六朝古都,金陵!对了对了,袁枚晚年就是隐居在金陵小仓山,号仓山居士,那是清凉山的余脉,原来联系竟然在此……”南音看着金简上的刻字,有所恍然。

“但是金简怎么会到了陈家的梦乾坤里呢?”雨林虽然不想动脑子,但是喜欢八卦。

“鬼师,这职业最早就出现在唐代,韦后手下有一名叫雍文智的鬼师,他负责韦后之父韦玄贞的后事,鬼师一脉应该都源于此。而郑愔也是韦后一党,说不定他们之间有某些联系,只是这一层就很难得知了。”文老板摆了摆手,给两人又倒上了茶。

南音对文老板说了昨晚的梦,问他对命运一说如何看待。

“命运固然天定,但事在人为,人的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既然人生不可能提前剧透,那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文老板微笑道。

“这都要上升到哲学层面了……我不行了,不行了……”雨林捂着脸哀嚎,南音则陷入了沉思。

两人回家后,又进入躺平状态。排骨可以用骨头拼成真人大小的骨架分身,在瓜子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且它不止能有一个分身,效率翻倍。

南音找了下一次的线索准备发给文老板,却发现这一次与以往很不一样,李乂,夏至。

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李乂

清跸幸禅楼,

前驱历御沟。

还疑九日豫,

更想六年游。

圣藻辉缨络,

仙花缀冕旒。

所欣延亿载,

宁祗庆重秋。

李隆基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竟然不是武平一自己的和诗,而是引用了玄宗李隆基的一首排律,这是个什么情况?

引用别人的诗作线索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李隆基是赐死上官婉儿的元凶,也是他命僧一行镇压上官婉儿的魂魄,这就非常奇怪了。

卷二·印记八:罽宾国01

休息了一个多月,到十二月初,才动身出发再次前往河南洛阳,这一次的目的地是孟州市孟津县。

这一次武平一引用了玄宗李隆基的《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很显然目的地是太行山。《愚公移山》开篇有云,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由此可见太行山之大,如果没有明确指示地点,根本不可能找到。文老板分析,李隆基的诗与其说是写景,不如说是叙事,连登山路线都写的很清楚。

诗中,李隆基从河阳出发,河阳即是如今的孟津,走的羊肠坂上山,这太行山的绝壁羊道也是当今的著名景观,之后则是重点写了奇泉飞涧,文老板认为指的是隐藏着太行山中的神秘村落,泉之头村。

在这泉之头村中,有七个古泉眼,这七处泉眼的分布排列位置,和天上的北斗七星暗合。

相传此地东古时候为一片大水,八仙之一铁拐李路过此地讨水喝,一口将水喝干了,人们急忙追赶,铁拐李在仓皇之中漏下了一排水滴,化为这七个泉眼。

此时南音三人正走在这古老而神秘的村子里,村子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绿树成荫,选址讲究,布局合理,格局奇特。

“师父,这村子现在是没人住了吧?我看着都荒了。”雨林用手表照着一座院子的正房。

那上面横空飞出六个木雕梁端龙头,四面雕工精湛,威猛可畏,气象森严,龙嘴里的彩绘依稀可辨,可是挂满了蛛网,显然久无人烟。

“据说这村子历来人就不多,只有三百多人,明清之时最盛,之后就开始荒废了,我们还是要去找那七个泉眼。”南音说道,并且用纸笔画着地图。

“这里,应该是第一个泉眼,瑶光。”年十九在院子左侧发现了泉眼,不过已经干涸了。

这村中七个泉眼既然是按照北斗七星排列,找到一个就可以找到其他的,根据斗柄瑶光的位置,果然很快就找到了更多的泉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